普赖尔蒂斯2012-09-23 15:39:18
“开始我想强奸他,这样才能让他感受到被强奸的痛苦,可是我是个女的所以不能这么做,所以我想让你强奸他,可是又考虑到你可能不愿意,还要时间兴奋起来什么的,所以我想用扫帚柄捅他行不行…”
石墙2013-02-03 03:58:02
本·金斯利在结尾用珍贵的表白救了这部扯逼加神经质的电影,西格妮·韦弗则用她彪悍的表演证明了有些人即使遭到再大的迫害也没办法引起别人的同情。
mon babe2011-02-20 17:22:20
其实我觉得重点是女人对所谓真相的偏执要求。她不仅要求施暴者的承认和忏悔,应注意的是,她还没忘问她的丈夫是不是曾爱另一个女人,并与她多次发生关系。这应该是她最介意的吧,我为你出生入死,你躺在别人的怀抱里,想死吗?
Muto2019-09-11 12:37:39
在男权世界里进行的《不道德的审判》于女权的语境下反成了道德的基石。当它真正矗立在自然的法则当中,我们才看见了其将罪恶绳之以法让正义得以伸张的奇迹景象。本片对于美国司法体系的批判真是一语中的。没错,所有不公正问题的根源都要归咎于那幢不动产:在按照现行道德尺度筑造的房子里根本没有正义。受害者在这座避难所当中既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得不到诚恳的道歉,而施害者既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觉察不到自身的罪恶。这个僵死的局面最终因女人来到室外而得到了改善:男人们带回来的依旧是坏的轮胎,而女人却带来了全新的秩序。判断行为是否道德不再依靠事实,而是取决于谁的手上握有权力。因为真相于不道德的语境里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系统由谁建立。在一场《好姻缘》的安排下,作者为观众揭示了这种道德的虚构性、伪善性和它本身的游戏性。
叶隐2022-07-28 08:46:05
对丈夫难道不在审判吗?这样看的话,施暴者就是个配角罢了。男的和男的都是兄弟,天然站到统一战线,对女性投以蔑视。为什么不相信她?丈夫的反应不要太典型男性,你跟他讲道理他就跟你讲感情,你跟他讲感情他又要跟你讲道理。“你不就是被强奸了吗那也不影响我为强奸犯辩护啊,我和暴徒可不一样,虽然我在你被虐打强奸时出去乱搞但我是爱你的啊你到底还想怎么样啊。”永远自作聪明,虚伪自大,装听不懂人语,用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的逻辑屏蔽一切,把女的不断逼到崩溃边缘,再骂她们都是疯子。比强奸犯都恶心。
遍地刍荛2020-02-16 18:11:18
三重审判:(背景:总统为完成竞选承诺,组建委员会审查在75-80年军事统治期间发生的非法拷打和暗杀等侵犯人权的案件,阿斯巴同意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对死人的审判,死人无法说话,活着的受害者因为恐惧没有发声,施暴者不能得到应有的裁决;宝莱尔对曾伤害自己的医生米兰达的审判和暴力问审。这两种审判体现真理被伸张和话语被认同的困境。另外一个审判则是宝莱尔对丈夫阿斯巴的审判和持枪问询,宝莱尔被阿斯巴指为精神疾病和疯子而不被其信任,宝莱尔为自己的辩护则被无视。道德对维护了肮脏的法律的审判。法西斯国家里,法律只对诚诚恳恳按其行事的人有规范作用。
米粒2011-09-29 10:18:08
豆瓣竟然这么少人看过。。又是1994的佳作!三个人,一间屋,一个晚上,太精彩了,血脉贲张!西格尼·韦弗相当赞!可以想象一下杀戮之神了,太期待了,流泪~~~
木卫二2006-09-13 14:37:38
非常不错,我在无比疲倦的情况下居然看完了!
以吾之名2018-10-13 08:57:11
这些个骗子,合伙欺骗观众,我们总以为女主是被害妄想症,以为医生并无罪恶;以为他们的相遇只是巧合,音乐厅却揭开了真相,原来这才是开始,他们本就彼此相识,人的伪装阴谋之后还有上帝的手再摆弄命运,让其相遇,一系列连锁将观众带进云里雾里,很有张力的剧情,都在猜测剧情怎么走,却没有人猜中,最好的悬疑无非如此,每个人都认真的扮演自己,难辨真假,舒伯特的《处女之死》也是剧中神来之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因为这首四重奏,也许无数次的女主角都在听这首曲子,希望遇见那个对其身体凌辱之人,于是终于相遇,与宿命的抗争,赢了抗争却依旧对宿命无可奈何。
冰红深蓝2016-08-18 18:57:36
密闭空间的三人转形式继承了[水中刀]和[荒岛惊魂],不过室内调度不如[穿裘皮的维纳斯]那般精妙。对施虐与受虐、极权主义与险恶人性的探讨都根植于波兰斯基自身经历,半开放式结局也是最好的选择。西格妮·韦弗演这个强势女性角色简直是信手拈来。片名还是用[死神与少女]为佳。(8.8/10)
芦哲峰2011-10-26 11:10:53
又是封闭空间里,三个人的对手戏,比起《水中刀》要成熟得多。但愿这种以女人的第六感作为判断依据,以刑讯逼供作为手段的事情,只出现在电影里。
狄飞惊2016-06-10 18:04:33
承水中刀启维纳斯,要论人性的晦暗幽深,还数这部的力度最狠。而且结合导演的性侵经历,作自况式联想也无不可:你断定那是真相,只是因为你希望真相是那样而已。
有心打扰2014-05-08 16:36:49
1.权利的产生与转移;2.道德的脆弱与崩坏;3.痛苦的压抑与爆发;4.审判与原谅、死亡与处女。
张熊熊2012-03-27 16:04:47
和这个一比,《杀戮》简直就是小清新。三个人,一个房间,一场暴风雨,一次不道德的审判,无与伦比的张力,西格尼韦弗牛逼大发了,波兰斯基真不是一般的导演,四星推荐
Morning2017-05-15 11:03:39
非常厉害的剧本了,在女主角内心剖析的层面更是做得非常不错。虽然单一场景,但是通过人物关系的演变来变换内部场景,十分自然。但我觉得这个三个演员都不够好,像是情理之选,但未必演到了绝佳,角色本身留有的空间依旧很大。
stknight2011-04-05 22:57:24
本片可能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最压仰的一部电影,他因一种艳丽的视觉风格与偶然对精神病不安的情绪的控制同样得到赞赏。影片的节奏较为缓慢,却不可思议地给人一种紧凑、精炼的感觉,富于现实主义色彩,远远超出了表面上的政治含义和范围。影片主要演员只有3个,很像波兰斯基早期的那些电影。
迷失东京2021-10-02 00:43:58
曾经对自己施暴的人落在自己手里,应该怎么报复他?“我不想让他死,一开始我想强暴他,我想让他尝尝被强暴的滋味,但我不能,我是女人,我没法强暴人,后来我想让你强暴他,但你可能也不愿意,所以我想用棍子捅他……”女主的这番话就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恨极了但人就在眼前却发现怎么也弥补不回来,明明看着像个爽片,最后只会不痛不痒。
隐遁2012-05-30 20:56:00
所以说女主角最后的判断还是对的?!《杀戮》之前波兰斯基已有类似尝试,借助封闭的空间、简单的人物关系透视社会问题,不过这个电影星味淡了些没《杀戮》那么好看了~
seamouse2017-10-26 00:21:15
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雨夜中一套荒郊野外大宅的室内,这让波兰斯基有了最擅长制造戏剧冲突的理想舞台。因此这场关于违背民主和法制框架之下的复仇,也就是各位演员大施绝技的空间。镜头拉到室外,那个海浪裹挟着暴雨猛烈洗刷悬崖的绝境之处,正是拉科鲁尼亚省的死亡海岸(Costa da Morte)。
赱馬觀♣2016-01-17 23:11:19
波兰斯基的悲观主义仅从开场丈夫夜归汽车抛锚便表露无疑:连备胎都是坏的!不过悲观消极情绪从未妨碍其作品的观赏性,这主要得益于导演愿意去拥抱能够吸引观众的类型故事及套路语法(而它们基调通常是积极乐观的),然后在叙述中尽量结合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颠覆性调改——当然还要口塞内裤突然尿急等独门怪趣味的风格加持。比如,当你睡着的时候有张俊俏的脸贴了上来,这不一定是在制造浪漫(后窗);夫妻吵架决定着窗户那头一个受困椅子的男人的命运,而非相反(后窗);因一个单词的谬误而正义翻盘属好莱坞惊悚悬疑常见套路,本片却故意让它为坏蛋创造夺枪机会;结尾处,悬崖边上坦白罪行,换作乐观主义作品此公一定跳下去,就像希区某精神病理名片结尾的手枪倒转枪响红屏。可波兰斯基拒绝所谓尊严底线和赎罪解脱!所以他们三人一定会重逢在歌剧院……
墓岛GRAVELAND2016-02-15 21:38:24
波兰斯基虽然利用了“暴风雪山庄”这样的情节俗套,却将一种他向来惯用的黑色而绝望的性质包裹住全片,三个人的封闭空间冲突显得分外紧张。西格妮韦弗在影片中塑造出一种神经质的女性形象。她是专制主义的可怖异化变种,从她的行为之上,同样对当时刚刚解体的苏维埃政权进行深度的批判
TORO VAN DARKO2011-12-04 10:53:41
那些淹没在历史中的罪恶将永远烙在罪人和受害者的生命中,影片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波兰斯基的犹太人身份和二战时期的童年遭遇。在波兰斯基对空间和场面调度的出色掌控,以及三个主演爆发又不显夸张的表演中,这部场景单一的戏剧改编电影才得以如此精彩。
武侠小王子2013-09-09 22:43:31
故事本身并不是很喜欢,但教科书一般的场面调度与美学镜控,每一个画面的出现都禁不止让人惊叹。电影中传达的摄影美学实在太多太多,学摄影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部。
Q·ian·Sivan2017-03-05 02:36:51
「As long as you're holding the gun, we have nothing to discuss. → On the contrary, the minute I give up the gun all discussion will end.」「I think it was Nietzsche. It's probably Freud. I mean, he said everything.」【♫Franz Schubert — 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李濛Lemon2017-04-07 09:03:22
波兰老司机的电影总是抽丝剥茧般揭开人性最晦暗幽深的一面。这一部讽刺了国家机器,妻子代表弱势的民众,只有拿起枪时,才能获得话语权,而民众在面对所谓真相时,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丈夫代表法律,声称站在正义的一方,实则优柔寡断,立场摇摆;医生代表当权者,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否在说谎。
Fleurs.哼哼2019-02-02 18:40:24
看过波兰斯基的几部经典,无一例外都存在施虐与受虐的二元对立和统一,且无一例外,以女性为主的几部更是在攻守之间不断转化,说小了就是以“性”为核心张力的三一律,说大了则可以见微知著推敲诸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等群体性心理。值得多刷几次,细细揣摩。原来,我构思的那个剧本是可以这么拍的啊。
异形2012-08-18 19:43:43
94年的波兰斯基!在狭小空间创造出充满张力、悬念、引人入胜的表演以及对话的电影,如本片如《影子写手》如《杀戮》,哦波兰斯基!你已成精!影片的场景、道具、人物对白、画面无一不是对剧情发展、主题揭露的层层铺垫与揭示,时时刻刻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影片到处体现着场面调度、剪接、摄影的功力!
嘟嘟熊之父2019-09-03 18:04:22
被施暴者埋下复仇种子的波利娜和被审判者控诉认罪的米兰达,是波兰斯基的一体两面,是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杰拉多是旁观者和见证者,是历史和当下。
NVHZ2024-11-19 17:53:11
简明骇要地说明了魔鬼如何与我们同在。(复仇)激情被奇怪地压制了,一反常态,没有形成更强烈的激情,而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深刻的值得铭记的精神体验。音乐的含义,通过这样的解释就也被扩大了,电影内涵的辉煌在音乐之中被完美地体现出来。而实现它的情景是如此不完美,也符合着波兰斯基的随意特性,将深刻的东西深刻地放在随意之中
brennteiskalt2012-07-04 14:11:33
如果要把一部室内戏舞台剧改编成电影,那么欢迎找波兰斯基。他的小空间内调度不仅能向下深挖剧本内涵,而且居然还在维持自己风格的同时不抢戏。具体到这片,显然三者间角色关系是这部关于罪与罚电影的核心,也最有玩味余地。演员的表演故而十分重要:二男角,特别是金斯利,要强过韦弗不少。
喬2013-03-16 01:38:30
最后的Confession很棒,有些进入Apocalypse Now的感觉。整体戏剧味浓,调度非常牛掰,我在想……哈内克来拍会怎么样?毕竟他拍过Funny Games……朴赞郁来拍会怎么样?毕竟他拍过CUT……
楚翰彻2020-07-25 11:53:35
一直很好奇波兰斯基是怎么在外语体系和凭空想象中践行个人风格的,于此看来,他作品的中的卑劣和伤痛一样厚重。技术上,本片非常干净利落,波兰斯基一些个人化的沉浸和撕扯都不影响风格的前提下被克制,密室空间、暴风雨、日与夜、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些常见的类型规则也因此得到了相当精准的调度。
巴伐利亞酒神2019-11-21 20:42:24
能把本金斯利这种硬汉五花大绑的,也只有异形女王才干得出来!如果一个人强奸了你的身体,它背后的组织强奸了你的灵魂,那到底该不该通过暴力的方式去清算呢?波兰斯基给出了答案。南美假想国实在太容易被猜出了,“我们这个国家曾经有这么多的苦难,这一切都会过去的。”真得会过去吗?即便和曾经的恶人一起听舒伯特的《死亡与少女》,这一切真得会过去吗?
绿毛水怪2012-11-17 16:02:50
居然下载过!还辛辛苦苦找源这么久!!看的时候就在想这绝对是个适合舞台的本子啊,三个人一个场景,没想到真的是戏剧改编的。好爱波兰斯基镜头下萧瑟怒吼的海浪!【脑残粉撸过
应用层协议2016-08-07 23:51:49
这部电影特别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叙事和表演可以成为艺术。
phoebe2023-03-04 16:36:01
关于权力,关于暴力与恐惧,关于性,关于两性的对立,关于罪与罚,关于审判与弥补,关于创伤与幻想,关于感情与理性,关于人性的种种疯狂与幽暗。波兰斯基这个烂人真的太厉害了。
Zola2012-02-20 12:17:56
只有三个演员,每个都各有特色,一个罪犯,一个受害者,一个律师,法律的三个方面,三种说教。
辣手修猫2017-09-01 08:19:27
看这部片子,纯粹是被一个所谓的冷门悬疑佳作骗来的,说是这部片子能让你体会到什么叫做反转又反转打你自以为是的脸,结果我是看了差点睡着,沉闷的剧情让人分分钟想快进,导演就不能营造一下紧张的气氛吗?矛盾冲突也完全让人无感,整部电影平铺直叙,请不要侮辱“悬疑电影”四个字。
Por Vida2024-01-23 17:11:38
里面的男性角色一个比一个恶心 无能的没有吸引力的变态强奸犯 在你尝试与他沟通时不知所云自讲自话的丈夫 logic first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情吗 你跟他谈感情 他跟你讲道理 fuck off
bearhao19762013-01-23 10:43:49
三个场景,三个人物,一部电影。偶想象的结局是米兰达跳崖而死,电影结尾其实是开始,米兰达在音乐会上发现曾施虐的波利娜,波利娜也发现在死亡与处女背景乐下的米兰达。
Over52007-04-18 00:55:33
不为人知的罪恶,人心底最阴暗的过去~
Don't Panic!2013-07-13 00:41:55
结局略奇怪啊。在结尾之前我一直认为这个片子说的是“被侮辱者必会成为侮辱者,被独裁者必会成为独裁者”。当然,在结局之前片子还是张力十足的,波兰斯基太擅长拍这种封闭空间的戏了。
津五渡2019-08-04 22:54:44
当罪犯可能逍遥法外时,当罪犯即使受到惩罚也不可能抵消他的罪恶时,当罪犯出现在你面前时,是做自己的主“审判”,还是走所谓的程序正义,这是一个问题。程序正义解不了心结的,“不道德的审判”可以。总的来说,她还是一个“强大”的女人,硬。
mazzy2013-03-02 00:29:31
抽茧剥丝一层层展开的故事,一流的细节刻画和情绪调动,人性的揭露,还有夹杂的喜剧成分,可看性很强。
無需男人姐有手2024-11-30 16:31:14
喜欢快到结尾处终于来电了,歌曲vs打斗的声画搭配 ,更喜欢结尾医生海边的自述 衬托出的是虚与委蛇的丈夫形象,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自己的老婆,感觉他连强奸犯都不如,辣鸡! 最后发现了 首尾相接,很有趣
8月12日2011-02-07 21:52:06
"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拥有一位女性的灵魂" ,我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很希望真正占据她们的心灵,不管这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你都会毫不犹豫地付出,但你还是不能得到你想要的,我们想要什么? - 她们的承认。那我们得到了什么? .......罪恶感?
红喑2020-04-25 23:13:48
真相通过暴力,正义来自强权。政治片不奇怪,女权挺稀奇的,一看编剧果然不是波兰斯基。
鬈大毛毛2020-07-03 01:52:37
波兰斯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让这片子剪过120分钟
猪头妖怪2020-01-05 01:03:32
故事本身的戏剧冲突非常强烈,但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的那一层无从回避的现实意义:那种暴虐的独裁政体垮台之后所注定留下的无法修复的创伤——既是国家的也是个人的、既是肉体的也是心灵的。更残酷的事实在于,为了真正翻过这不堪回首的一页,曾经的受害者和加害者必须共处一室直到彼此生命的终点。在彻底置身事外的下一代占据舞台之前,别无他法,也再无解药。
censored dump2013-02-02 11:38:20
残酷的优雅,或者优雅的残酷,黑暗中的权力是手中抢,你有几分自持?灯亮起的时刻,突然shift到摇滚频道,然后门打开,在苍茫晓曦中,进入往事历历的mist,最后的上下互望,重负依然。漂亮的节奏和立意,但最具才华的部分,还是夫妻间的对话。“我的公主、我的新娘”“我只要事实”“我没法fuck他”
第27章2012-07-31 22:07:41
波兰斯基还是牛逼的,三个人,一个屋子,每个人心理的变化,紧张压抑,戏剧冲突非常强烈。了解一下政治背景,波兰斯基作为一名犹太人身份和在二战中对波兰曾经发生过类似残暴的事而深恶痛绝,可以理解为这是导演对其控诉。结局是一大亮点,有人解读可以看做是一场幻想。
尊驰2012-06-30 19:45:41
8.7 电影只有三位主要演员,大部分时间也都在一个房子中,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答案扑朔迷离不到最后不知道结果。三位演员也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否则这么枯燥的环境下很难抓住观众的心。
[Deleted]2012-07-04 12:52:35
对比之下,杀戮中有太多的废话了,段子要有戏剧冲突,就一定要有感情爆发。蒙着眼吊着打,这是在说自己的委屈吗?
阿妙妙2012-12-03 19:35:04
张弛有度,又一出话剧感十足的3人小品戏。
布依葵2012-11-24 12:04:09
看上去像是波兰斯基在做一次男性的自我审判。挺偏爱这种在封闭空间里撕裂谎言与真相的故事,表现性的戏剧性风格继承希区柯克的一脉,挺精彩。ps:男人自我审判比女人审判男人来得更有说服力。
希尼莫2020-02-14 18:52:36
波兰斯基特爱拍这种三四个人困在一个空间展开人物关系变化的电影,有戏剧味没戏剧腔调。这部和杀戮/水中刀一样是杰作,这得多理性的头脑才能把一个whatthefuck内容的神剧情变得那么正剧,还玩出人性来了,我去去去~~~
cliosong2024-12-02 21:11:34
不好评价。我相信如果不是波兰斯基这类作者性很强的知名导演的作品,处理得肯定会更加清晰。或者我们以一个比较“一般人”的思路来看,拍一个神经病有什么意义呢?所以真相还是比较确定的。或者退一步说,人都被逼成神经病了,那这逼迫人的环境不是更变态么?
m892024-05-21 18:22:57
波兰斯基最喜欢拍的“戏剧电影”,其实我觉得波兰斯基只有在拍情色题材的时候才能跳脱戏剧的框架。非常开宗明义的政治“隐喻”,开放性的结局既是对自由主义者的揶揄讽刺,也充分展现了人性之复杂。谁都难免立场先行,但至少应该做到不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
凉水2012-10-20 02:38:15
影片结尾三人在《死亡与少女》的音乐背景中相视,平静一瞥下暗流涌动,正如安静的曲调中暗藏阵阵不寒而栗的恐惧。宝莲娜最终放走了米兰达。所以说波兰斯基还是个骨头里流淌着优雅和人道的导演嘛。独幕剧的结构,牵涉独裁暴政、道德问责、心理争斗种种话题。节奏紧凑有张力,果然是戏剧剧本改编的电影。
年逝2014-03-08 20:04:08
4.5 波兰斯基真心电影界的好戏剧家。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能制造出这么多精彩。感觉很无解的结局最终却总能给一个满意的交待,这一部里贯穿始终的《死神与少女》尤其赞。高潮的最后20分钟,最后三个人的对视,眼神、表情,都太到位了。前边略显烦闷,最后一个大大的升华。
不道德的审判豆瓣热评
普赖尔蒂斯2012-09-23 15:39:18
“开始我想强奸他,这样才能让他感受到被强奸的痛苦,可是我是个女的所以不能这么做,所以我想让你强奸他,可是又考虑到你可能不愿意,还要时间兴奋起来什么的,所以我想用扫帚柄捅他行不行…”
石墙2013-02-03 03:58:02
本·金斯利在结尾用珍贵的表白救了这部扯逼加神经质的电影,西格妮·韦弗则用她彪悍的表演证明了有些人即使遭到再大的迫害也没办法引起别人的同情。
mon babe2011-02-20 17:22:20
其实我觉得重点是女人对所谓真相的偏执要求。她不仅要求施暴者的承认和忏悔,应注意的是,她还没忘问她的丈夫是不是曾爱另一个女人,并与她多次发生关系。这应该是她最介意的吧,我为你出生入死,你躺在别人的怀抱里,想死吗?
Muto2019-09-11 12:37:39
在男权世界里进行的《不道德的审判》于女权的语境下反成了道德的基石。当它真正矗立在自然的法则当中,我们才看见了其将罪恶绳之以法让正义得以伸张的奇迹景象。本片对于美国司法体系的批判真是一语中的。没错,所有不公正问题的根源都要归咎于那幢不动产:在按照现行道德尺度筑造的房子里根本没有正义。受害者在这座避难所当中既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也得不到诚恳的道歉,而施害者既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觉察不到自身的罪恶。这个僵死的局面最终因女人来到室外而得到了改善:男人们带回来的依旧是坏的轮胎,而女人却带来了全新的秩序。判断行为是否道德不再依靠事实,而是取决于谁的手上握有权力。因为真相于不道德的语境里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系统由谁建立。在一场《好姻缘》的安排下,作者为观众揭示了这种道德的虚构性、伪善性和它本身的游戏性。
叶隐2022-07-28 08:46:05
对丈夫难道不在审判吗?这样看的话,施暴者就是个配角罢了。男的和男的都是兄弟,天然站到统一战线,对女性投以蔑视。为什么不相信她?丈夫的反应不要太典型男性,你跟他讲道理他就跟你讲感情,你跟他讲感情他又要跟你讲道理。“你不就是被强奸了吗那也不影响我为强奸犯辩护啊,我和暴徒可不一样,虽然我在你被虐打强奸时出去乱搞但我是爱你的啊你到底还想怎么样啊。”永远自作聪明,虚伪自大,装听不懂人语,用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的逻辑屏蔽一切,把女的不断逼到崩溃边缘,再骂她们都是疯子。比强奸犯都恶心。
遍地刍荛2020-02-16 18:11:18
三重审判:(背景:总统为完成竞选承诺,组建委员会审查在75-80年军事统治期间发生的非法拷打和暗杀等侵犯人权的案件,阿斯巴同意任委员会主席)委员会对死人的审判,死人无法说话,活着的受害者因为恐惧没有发声,施暴者不能得到应有的裁决;宝莱尔对曾伤害自己的医生米兰达的审判和暴力问审。这两种审判体现真理被伸张和话语被认同的困境。另外一个审判则是宝莱尔对丈夫阿斯巴的审判和持枪问询,宝莱尔被阿斯巴指为精神疾病和疯子而不被其信任,宝莱尔为自己的辩护则被无视。道德对维护了肮脏的法律的审判。法西斯国家里,法律只对诚诚恳恳按其行事的人有规范作用。
米粒2011-09-29 10:18:08
豆瓣竟然这么少人看过。。又是1994的佳作!三个人,一间屋,一个晚上,太精彩了,血脉贲张!西格尼·韦弗相当赞!可以想象一下杀戮之神了,太期待了,流泪~~~
木卫二2006-09-13 14:37:38
非常不错,我在无比疲倦的情况下居然看完了!
以吾之名2018-10-13 08:57:11
这些个骗子,合伙欺骗观众,我们总以为女主是被害妄想症,以为医生并无罪恶;以为他们的相遇只是巧合,音乐厅却揭开了真相,原来这才是开始,他们本就彼此相识,人的伪装阴谋之后还有上帝的手再摆弄命运,让其相遇,一系列连锁将观众带进云里雾里,很有张力的剧情,都在猜测剧情怎么走,却没有人猜中,最好的悬疑无非如此,每个人都认真的扮演自己,难辨真假,舒伯特的《处女之死》也是剧中神来之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因为这首四重奏,也许无数次的女主角都在听这首曲子,希望遇见那个对其身体凌辱之人,于是终于相遇,与宿命的抗争,赢了抗争却依旧对宿命无可奈何。
冰红深蓝2016-08-18 18:57:36
密闭空间的三人转形式继承了[水中刀]和[荒岛惊魂],不过室内调度不如[穿裘皮的维纳斯]那般精妙。对施虐与受虐、极权主义与险恶人性的探讨都根植于波兰斯基自身经历,半开放式结局也是最好的选择。西格妮·韦弗演这个强势女性角色简直是信手拈来。片名还是用[死神与少女]为佳。(8.8/10)
芦哲峰2011-10-26 11:10:53
又是封闭空间里,三个人的对手戏,比起《水中刀》要成熟得多。但愿这种以女人的第六感作为判断依据,以刑讯逼供作为手段的事情,只出现在电影里。
狄飞惊2016-06-10 18:04:33
承水中刀启维纳斯,要论人性的晦暗幽深,还数这部的力度最狠。而且结合导演的性侵经历,作自况式联想也无不可:你断定那是真相,只是因为你希望真相是那样而已。
有心打扰2014-05-08 16:36:49
1.权利的产生与转移;2.道德的脆弱与崩坏;3.痛苦的压抑与爆发;4.审判与原谅、死亡与处女。
张熊熊2012-03-27 16:04:47
和这个一比,《杀戮》简直就是小清新。三个人,一个房间,一场暴风雨,一次不道德的审判,无与伦比的张力,西格尼韦弗牛逼大发了,波兰斯基真不是一般的导演,四星推荐
Morning2017-05-15 11:03:39
非常厉害的剧本了,在女主角内心剖析的层面更是做得非常不错。虽然单一场景,但是通过人物关系的演变来变换内部场景,十分自然。但我觉得这个三个演员都不够好,像是情理之选,但未必演到了绝佳,角色本身留有的空间依旧很大。
stknight2011-04-05 22:57:24
本片可能是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最压仰的一部电影,他因一种艳丽的视觉风格与偶然对精神病不安的情绪的控制同样得到赞赏。影片的节奏较为缓慢,却不可思议地给人一种紧凑、精炼的感觉,富于现实主义色彩,远远超出了表面上的政治含义和范围。影片主要演员只有3个,很像波兰斯基早期的那些电影。
迷失东京2021-10-02 00:43:58
曾经对自己施暴的人落在自己手里,应该怎么报复他?“我不想让他死,一开始我想强暴他,我想让他尝尝被强暴的滋味,但我不能,我是女人,我没法强暴人,后来我想让你强暴他,但你可能也不愿意,所以我想用棍子捅他……”女主的这番话就是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恨极了但人就在眼前却发现怎么也弥补不回来,明明看着像个爽片,最后只会不痛不痒。
隐遁2012-05-30 20:56:00
所以说女主角最后的判断还是对的?!《杀戮》之前波兰斯基已有类似尝试,借助封闭的空间、简单的人物关系透视社会问题,不过这个电影星味淡了些没《杀戮》那么好看了~
seamouse2017-10-26 00:21:15
电影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雨夜中一套荒郊野外大宅的室内,这让波兰斯基有了最擅长制造戏剧冲突的理想舞台。因此这场关于违背民主和法制框架之下的复仇,也就是各位演员大施绝技的空间。镜头拉到室外,那个海浪裹挟着暴雨猛烈洗刷悬崖的绝境之处,正是拉科鲁尼亚省的死亡海岸(Costa da Morte)。
赱馬觀♣2016-01-17 23:11:19
波兰斯基的悲观主义仅从开场丈夫夜归汽车抛锚便表露无疑:连备胎都是坏的!不过悲观消极情绪从未妨碍其作品的观赏性,这主要得益于导演愿意去拥抱能够吸引观众的类型故事及套路语法(而它们基调通常是积极乐观的),然后在叙述中尽量结合自己的价值取向做出颠覆性调改——当然还要口塞内裤突然尿急等独门怪趣味的风格加持。比如,当你睡着的时候有张俊俏的脸贴了上来,这不一定是在制造浪漫(后窗);夫妻吵架决定着窗户那头一个受困椅子的男人的命运,而非相反(后窗);因一个单词的谬误而正义翻盘属好莱坞惊悚悬疑常见套路,本片却故意让它为坏蛋创造夺枪机会;结尾处,悬崖边上坦白罪行,换作乐观主义作品此公一定跳下去,就像希区某精神病理名片结尾的手枪倒转枪响红屏。可波兰斯基拒绝所谓尊严底线和赎罪解脱!所以他们三人一定会重逢在歌剧院……
墓岛GRAVELAND2016-02-15 21:38:24
波兰斯基虽然利用了“暴风雪山庄”这样的情节俗套,却将一种他向来惯用的黑色而绝望的性质包裹住全片,三个人的封闭空间冲突显得分外紧张。西格妮韦弗在影片中塑造出一种神经质的女性形象。她是专制主义的可怖异化变种,从她的行为之上,同样对当时刚刚解体的苏维埃政权进行深度的批判
TORO VAN DARKO2011-12-04 10:53:41
那些淹没在历史中的罪恶将永远烙在罪人和受害者的生命中,影片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波兰斯基的犹太人身份和二战时期的童年遭遇。在波兰斯基对空间和场面调度的出色掌控,以及三个主演爆发又不显夸张的表演中,这部场景单一的戏剧改编电影才得以如此精彩。
武侠小王子2013-09-09 22:43:31
故事本身并不是很喜欢,但教科书一般的场面调度与美学镜控,每一个画面的出现都禁不止让人惊叹。电影中传达的摄影美学实在太多太多,学摄影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部。
Q·ian·Sivan2017-03-05 02:36:51
「As long as you're holding the gun, we have nothing to discuss. → On the contrary, the minute I give up the gun all discussion will end.」「I think it was Nietzsche. It's probably Freud. I mean, he said everything.」【♫Franz Schubert — Der Tod und das Mädchen♫】
李濛Lemon2017-04-07 09:03:22
波兰老司机的电影总是抽丝剥茧般揭开人性最晦暗幽深的一面。这一部讽刺了国家机器,妻子代表弱势的民众,只有拿起枪时,才能获得话语权,而民众在面对所谓真相时,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丈夫代表法律,声称站在正义的一方,实则优柔寡断,立场摇摆;医生代表当权者,你永远不知道他是否在说谎。
Fleurs.哼哼2019-02-02 18:40:24
看过波兰斯基的几部经典,无一例外都存在施虐与受虐的二元对立和统一,且无一例外,以女性为主的几部更是在攻守之间不断转化,说小了就是以“性”为核心张力的三一律,说大了则可以见微知著推敲诸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等群体性心理。值得多刷几次,细细揣摩。原来,我构思的那个剧本是可以这么拍的啊。
异形2012-08-18 19:43:43
94年的波兰斯基!在狭小空间创造出充满张力、悬念、引人入胜的表演以及对话的电影,如本片如《影子写手》如《杀戮》,哦波兰斯基!你已成精!影片的场景、道具、人物对白、画面无一不是对剧情发展、主题揭露的层层铺垫与揭示,时时刻刻让人有恍然大悟之感!影片到处体现着场面调度、剪接、摄影的功力!
嘟嘟熊之父2019-09-03 18:04:22
被施暴者埋下复仇种子的波利娜和被审判者控诉认罪的米兰达,是波兰斯基的一体两面,是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杰拉多是旁观者和见证者,是历史和当下。
NVHZ2024-11-19 17:53:11
简明骇要地说明了魔鬼如何与我们同在。(复仇)激情被奇怪地压制了,一反常态,没有形成更强烈的激情,而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深刻的值得铭记的精神体验。音乐的含义,通过这样的解释就也被扩大了,电影内涵的辉煌在音乐之中被完美地体现出来。而实现它的情景是如此不完美,也符合着波兰斯基的随意特性,将深刻的东西深刻地放在随意之中
brennteiskalt2012-07-04 14:11:33
如果要把一部室内戏舞台剧改编成电影,那么欢迎找波兰斯基。他的小空间内调度不仅能向下深挖剧本内涵,而且居然还在维持自己风格的同时不抢戏。具体到这片,显然三者间角色关系是这部关于罪与罚电影的核心,也最有玩味余地。演员的表演故而十分重要:二男角,特别是金斯利,要强过韦弗不少。
喬2013-03-16 01:38:30
最后的Confession很棒,有些进入Apocalypse Now的感觉。整体戏剧味浓,调度非常牛掰,我在想……哈内克来拍会怎么样?毕竟他拍过Funny Games……朴赞郁来拍会怎么样?毕竟他拍过CUT……
楚翰彻2020-07-25 11:53:35
一直很好奇波兰斯基是怎么在外语体系和凭空想象中践行个人风格的,于此看来,他作品的中的卑劣和伤痛一样厚重。技术上,本片非常干净利落,波兰斯基一些个人化的沉浸和撕扯都不影响风格的前提下被克制,密室空间、暴风雨、日与夜、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些常见的类型规则也因此得到了相当精准的调度。
巴伐利亞酒神2019-11-21 20:42:24
能把本金斯利这种硬汉五花大绑的,也只有异形女王才干得出来!如果一个人强奸了你的身体,它背后的组织强奸了你的灵魂,那到底该不该通过暴力的方式去清算呢?波兰斯基给出了答案。南美假想国实在太容易被猜出了,“我们这个国家曾经有这么多的苦难,这一切都会过去的。”真得会过去吗?即便和曾经的恶人一起听舒伯特的《死亡与少女》,这一切真得会过去吗?
绿毛水怪2012-11-17 16:02:50
居然下载过!还辛辛苦苦找源这么久!!看的时候就在想这绝对是个适合舞台的本子啊,三个人一个场景,没想到真的是戏剧改编的。好爱波兰斯基镜头下萧瑟怒吼的海浪!【脑残粉撸过
应用层协议2016-08-07 23:51:49
这部电影特别有助于理解为什么叙事和表演可以成为艺术。
phoebe2023-03-04 16:36:01
关于权力,关于暴力与恐惧,关于性,关于两性的对立,关于罪与罚,关于审判与弥补,关于创伤与幻想,关于感情与理性,关于人性的种种疯狂与幽暗。波兰斯基这个烂人真的太厉害了。
Zola2012-02-20 12:17:56
只有三个演员,每个都各有特色,一个罪犯,一个受害者,一个律师,法律的三个方面,三种说教。
辣手修猫2017-09-01 08:19:27
看这部片子,纯粹是被一个所谓的冷门悬疑佳作骗来的,说是这部片子能让你体会到什么叫做反转又反转打你自以为是的脸,结果我是看了差点睡着,沉闷的剧情让人分分钟想快进,导演就不能营造一下紧张的气氛吗?矛盾冲突也完全让人无感,整部电影平铺直叙,请不要侮辱“悬疑电影”四个字。
Por Vida2024-01-23 17:11:38
里面的男性角色一个比一个恶心 无能的没有吸引力的变态强奸犯 在你尝试与他沟通时不知所云自讲自话的丈夫 logic first是什么很了不起的事情吗 你跟他谈感情 他跟你讲道理 fuck off
bearhao19762013-01-23 10:43:49
三个场景,三个人物,一部电影。偶想象的结局是米兰达跳崖而死,电影结尾其实是开始,米兰达在音乐会上发现曾施虐的波利娜,波利娜也发现在死亡与处女背景乐下的米兰达。
Over52007-04-18 00:55:33
不为人知的罪恶,人心底最阴暗的过去~
Don't Panic!2013-07-13 00:41:55
结局略奇怪啊。在结尾之前我一直认为这个片子说的是“被侮辱者必会成为侮辱者,被独裁者必会成为独裁者”。当然,在结局之前片子还是张力十足的,波兰斯基太擅长拍这种封闭空间的戏了。
津五渡2019-08-04 22:54:44
当罪犯可能逍遥法外时,当罪犯即使受到惩罚也不可能抵消他的罪恶时,当罪犯出现在你面前时,是做自己的主“审判”,还是走所谓的程序正义,这是一个问题。程序正义解不了心结的,“不道德的审判”可以。总的来说,她还是一个“强大”的女人,硬。
mazzy2013-03-02 00:29:31
抽茧剥丝一层层展开的故事,一流的细节刻画和情绪调动,人性的揭露,还有夹杂的喜剧成分,可看性很强。
無需男人姐有手2024-11-30 16:31:14
喜欢快到结尾处终于来电了,歌曲vs打斗的声画搭配 ,更喜欢结尾医生海边的自述 衬托出的是虚与委蛇的丈夫形象,他自始至终都没有相信过自己的老婆,感觉他连强奸犯都不如,辣鸡! 最后发现了 首尾相接,很有趣
8月12日2011-02-07 21:52:06
"我们永远都无法完全拥有一位女性的灵魂" ,我不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很希望真正占据她们的心灵,不管这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你都会毫不犹豫地付出,但你还是不能得到你想要的,我们想要什么? - 她们的承认。那我们得到了什么? .......罪恶感?
红喑2020-04-25 23:13:48
真相通过暴力,正义来自强权。政治片不奇怪,女权挺稀奇的,一看编剧果然不是波兰斯基。
鬈大毛毛2020-07-03 01:52:37
波兰斯基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让这片子剪过120分钟
猪头妖怪2020-01-05 01:03:32
故事本身的戏剧冲突非常强烈,但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的那一层无从回避的现实意义:那种暴虐的独裁政体垮台之后所注定留下的无法修复的创伤——既是国家的也是个人的、既是肉体的也是心灵的。更残酷的事实在于,为了真正翻过这不堪回首的一页,曾经的受害者和加害者必须共处一室直到彼此生命的终点。在彻底置身事外的下一代占据舞台之前,别无他法,也再无解药。
censored dump2013-02-02 11:38:20
残酷的优雅,或者优雅的残酷,黑暗中的权力是手中抢,你有几分自持?灯亮起的时刻,突然shift到摇滚频道,然后门打开,在苍茫晓曦中,进入往事历历的mist,最后的上下互望,重负依然。漂亮的节奏和立意,但最具才华的部分,还是夫妻间的对话。“我的公主、我的新娘”“我只要事实”“我没法fuck他”
第27章2012-07-31 22:07:41
波兰斯基还是牛逼的,三个人,一个屋子,每个人心理的变化,紧张压抑,戏剧冲突非常强烈。了解一下政治背景,波兰斯基作为一名犹太人身份和在二战中对波兰曾经发生过类似残暴的事而深恶痛绝,可以理解为这是导演对其控诉。结局是一大亮点,有人解读可以看做是一场幻想。
尊驰2012-06-30 19:45:41
8.7 电影只有三位主要演员,大部分时间也都在一个房子中,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答案扑朔迷离不到最后不知道结果。三位演员也奉献了精彩的表演,否则这么枯燥的环境下很难抓住观众的心。
[Deleted]2012-07-04 12:52:35
对比之下,杀戮中有太多的废话了,段子要有戏剧冲突,就一定要有感情爆发。蒙着眼吊着打,这是在说自己的委屈吗?
阿妙妙2012-12-03 19:35:04
张弛有度,又一出话剧感十足的3人小品戏。
布依葵2012-11-24 12:04:09
看上去像是波兰斯基在做一次男性的自我审判。挺偏爱这种在封闭空间里撕裂谎言与真相的故事,表现性的戏剧性风格继承希区柯克的一脉,挺精彩。ps:男人自我审判比女人审判男人来得更有说服力。
希尼莫2020-02-14 18:52:36
波兰斯基特爱拍这种三四个人困在一个空间展开人物关系变化的电影,有戏剧味没戏剧腔调。这部和杀戮/水中刀一样是杰作,这得多理性的头脑才能把一个whatthefuck内容的神剧情变得那么正剧,还玩出人性来了,我去去去~~~
cliosong2024-12-02 21:11:34
不好评价。我相信如果不是波兰斯基这类作者性很强的知名导演的作品,处理得肯定会更加清晰。或者我们以一个比较“一般人”的思路来看,拍一个神经病有什么意义呢?所以真相还是比较确定的。或者退一步说,人都被逼成神经病了,那这逼迫人的环境不是更变态么?
m892024-05-21 18:22:57
波兰斯基最喜欢拍的“戏剧电影”,其实我觉得波兰斯基只有在拍情色题材的时候才能跳脱戏剧的框架。非常开宗明义的政治“隐喻”,开放性的结局既是对自由主义者的揶揄讽刺,也充分展现了人性之复杂。谁都难免立场先行,但至少应该做到不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
凉水2012-10-20 02:38:15
影片结尾三人在《死亡与少女》的音乐背景中相视,平静一瞥下暗流涌动,正如安静的曲调中暗藏阵阵不寒而栗的恐惧。宝莲娜最终放走了米兰达。所以说波兰斯基还是个骨头里流淌着优雅和人道的导演嘛。独幕剧的结构,牵涉独裁暴政、道德问责、心理争斗种种话题。节奏紧凑有张力,果然是戏剧剧本改编的电影。
年逝2014-03-08 20:04:08
4.5 波兰斯基真心电影界的好戏剧家。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能制造出这么多精彩。感觉很无解的结局最终却总能给一个满意的交待,这一部里贯穿始终的《死神与少女》尤其赞。高潮的最后20分钟,最后三个人的对视,眼神、表情,都太到位了。前边略显烦闷,最后一个大大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