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to2023-10-25 20:28:10
年轻的女主是一个貌似「在场」扮演重要的调解者、引导者和教育者角色,实则在《教师休息室》里面开展增进互信、寻求共识并最终达成交易性和解的非合作博弈中扮演一个形同虚设的「多余」环节和角色。这是一个被校方雇佣的劳动力,在涉及校方名誉抑或触及对立面核心利益的偷窃问题上没有实质话语权:她的发言和有关《坠楼死亡的剖析》报告可以随时被「N权」打断和擦除——她是「N权」代言人。终于站在了讲台上的「N权」代言人是何时沦为配合F权调查、甚至被F权调查的对象?她所代表的这一群体又是被谁置于「权益不对等、信息不对称」这种尴尬处境?我们注意到,当N权被N权请出N权教室之前,F权就早已成了F权调查所有人的帮凶和副手。显然,在运动场上,她的个别学生也在背着她「抽烟/撒谎」开展无益于破坏F权制且有害FN解放运动发展的运动。
Marutvat2023-05-21 12:51:21
一直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一部部把自己拽进深坑。理想主义固然可敬,但面对现实一直做正确的事情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
lekkervip2023-10-29 22:53:55
在欧洲的中小学幼儿园当老师是个非常高危的行业,稍不留神就死得很难看。老师还是要背靠教师团队才会有些安全感,为了“讨好”学生搞什么情感输出毫无用处,反而会被利用。这恐怕也是欧洲自由民主人权的一个BUG
结尾处伴随着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奥斯卡被警察高高地抬走,哈哈哈
detectivezinc2023-02-26 05:16:26
这个故事放在另外一个国家就是截然不同的走向。在电影里能窥探到德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和隐私管理。整体氛围令人紧张和血压升高。但结局略仓促,不是很清楚最终的走向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 不是我刻意追求答案但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结局。还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演员演的很不错,女主演过巴比伦柏林。
Dead-Blue2023-10-11 06:00:41
节奏太好了,整体观感就是酣畅淋漓。避开同辈对抗选择聚焦于师生对抗,理想主义最后却请求武力介入的老师v.s.不问真相执着护短的学生,很内涵的设计。
蒜头村救生员2023-02-21 01:35:55
柏林电影节看的,电影拍的让我这个理想主义者代入感很强。不认同同事做事方法的年轻女教师想要尽量保护学生,相信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却让一切越来越复杂。出于不牵连无辜学生的目的而自己破案,命运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就已无法停下…
Victor2023-10-25 23:09:07
学生很清楚1+1等于几,老师才是迷茫的人,这完全是恐怖片,太可怕了。偷窃事件引发的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镜头聚焦校园中教师-学生-家长这三方关系,戏剧冲突从开篇到结尾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一个充满了猜忌怀疑和针锋相对的故事。电影以小见大讨论的是复杂社会系统当中的人际问题,德国对教育问题一向非常重视,很多细节都能体现这一点,但也正是只有在这种具有一定高度的现代性和民主化体制下,才会出现本片的所有难解情况。老师真的太善良太有同情心了,明明是受害者却自己担下一切还没有得到好处,结尾男学生的姿态已然是坐在胜利的王座之上。这个片子真的很从师劝退,教师职业比想象中艰难太多,我特别喜欢电影里大段重复式配乐,焦虑感塑造得极好。里面价值观在某些国家必然水土不服
贱草2023-10-02 05:54:25
#VIFF2023# 德国人好拧巴啊… 但是紧张刺激看起来真的很爽。喜欢这种细节充分,到处都是 callback 的剧本。傻甜女教师和暗黑小学生这样的设定,从一开始就知道谁要输了。明明是领导一开始调查手段不够高明的错,却硬要让一位刚来的善良女教师承担所有压力。比起种族歧视这个最开始的切入点,真正的冲突其实植根于一个僵化的制度。
老泰瑞2023-11-11 22:37:21
指责、迁怒、造势、揭发、连坐、扣帽子……当年的《浪潮》还是小儿科了,看来要把校园生活拍真拍深,还得指望德国人自己。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几方的博弈全程剑拔弩张,而整个事件其间失控的场景接近恐怖片。最讽刺的是这位女教师本人居然是真心热爱教育,关心孩子的,这种处在舆论风暴眼里的真情,荒唐无力。如果全片女教师的侧面描写再多一点,会有看蒙吉的感觉。
基瑞尔2023-11-01 21:43:14
本是“教书育人”、激荡着智慧思考的空间,却如同大炖锅齐齐将种种猜忌、偏见以及失序煲在一起;誓要等它引燃爆炸,让所有人都无从生还。Carla在这里挑战规则、失控大吼、被揉碎理想再到承受一个选择带来的连锁后果,背后却掀开独属这些(所谓)制度和规则的冰山一角。大多数故事都设置在“空间”之内,教室中、休息室里、办公室中;它让人无从喘息,也激荡重重思考。
桃桃林林2023-10-28 15:59:10
非常欧洲电影了,里面很多对于教育体制和师生关系的描述,还挺长见识的。
L'etranger2023-11-16 22:38:04
德国确实很重视教育,过了几十年还是在反思教育体制是否僵化。另外,你们德国人不管年纪多大原来真的很喜欢在体育课或者休闲的时候喜欢紧身的花色瑜伽裤。
竹取2023-10-24 21:49:25
大多数成人的傲慢之处在于他们始终认为小孩低人一等、将自己置于教育者的角色;如若成人同时兼任教师一职,更容易将傲慢摆在台面上,他们会无法自制地训斥:这样是不对的,你们应该那样。也便让沟通被局限于狭隘的成人视角中。这种说话方式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1、小孩获取的信息未必可以跟成人同步,小孩很难具备跟成人同等心智的理解力;2、小孩的情绪反应或许更容易对理性思考产生抑制,也即,成人更应该注重说话方式而不仅是说话的内容;3、成人自己未必可以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未必在某一场决策中总会站在真理一方;4、成人必须主动迁就、共情小孩的立场,否则存在权力、信息的严重不对等,更不利用问题的解决。她对奥斯卡自尊心的保护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但也提醒所有成人,不可以忽视小孩给出的任何细微的反应。最重要的是心灵教育。
悲辛無盡獨行夜2023-11-17 20:48:58
伴随节奏固定的鼓点,不安一点点滋长,干脆锋利以小见大,略戏剧化,女主值得关注,豆瓣教师组吐槽抱怨看多了,感慨自己幸好没去当老师,说得想当就能当似的,有幸短暂接触过,现在的小学生早熟得很可不好对付,不是,教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量力而为,你毕竟不是孩子们的父母,你们也不是朋友,尚未被腐蚀的学生坚信真相,尚未被毒打的女主追求公理,而真相很多时候不是最重要的,公理亦然,
石板栽花2023-11-19 18:04:18
好厉害!非法取证、新闻自由、知情权、老师的责任,影片关注的主题挺多,留给我思考的空间很大。
沈與求_2023-10-26 11:57:42
9和1的推导证明,所有证明都需要一步一步推导。自愿与强制搜检。民族冲突,印度与德国。同事之间的微妙关系。教师偷拿公共资金。考试作弊。初到的理想主义的年轻女教师。节奏紧凑,几乎全程可以将人带入压抑,但因为太写实所以让人难以忍受。从个体的复杂关系切入比从种族问题切入视角更加敏锐。程序正义,法律与人权的微缩社会,不断处理事件进程,谣言与外在信息干预引起更多繁杂痛苦。录音,“分歧”,采访中言语引诱,质询。被公开的秘密与指控。走廊衬衫幻觉。站箱子游戏发展成暴力。所有的人只是服从绝对正确体制的一环。愤怒的尖叫,为这一切。下雨天玻璃倒影,被利用的孩子、老师,沉默的暴力。
Cherry樱桃之远2023-10-09 13:41:48
全程太紧张,氛围营造得很不错,看得我血压升高,学校是个小社会,师生间同事间都是明争暗斗,一环扣一环牵扯出最后无法收拾的场面。结局有点不爽,电影开始追究的问题到最后似乎都不重要了,但我还是想得到一个答案。
狼魄乾坤2023-11-16 22:38:43
真相就像证明无限循环的零点九和壹之间的关系一样需要一步步去推导验证,而不是盲目的凭空猜想答案。看似正确的求真之路却把自己一步步拽向深渊,看似合理的去假留真却把舆论一步步推向顶峰。魔方确实能通过旋转实现复原,但这已不是开始那一粒魔方了。
理易封2023-11-18 13:00:59
越发觉得责任心这东西不靠谱,你以为是帮人一把,做正确的事,实际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变成混乱的根源,最后只能自我感动……一堂小社会课,跟法国那部悲惨世界有类似的困境,社会造就人性,生活在其中的人让烂制度烂环境有了合理性。证明德国电影爱反思自己的又一力作
son沐风2023-11-08 16:13:37
西方的教育体制一直被国内神话,但其实每种体制都有它的弊端所在,电影里展现的复杂问题,如果放在国内语境下几乎能在5分钟内解决。但是这不妨碍电影里僵化的教育体制和学生本性及教师品德的探讨,毕竟这些人性的部分是全球共通的
matchbox2023-11-04 22:19:59
女主视角的心理惊悚层层递进很有代入感,最后男孩硬闯校园的收尾跑偏了。
Fleurs.哼哼2023-11-14 21:59:00
这部作品大概可以比肩当年引起舆论的《浪潮》,还是校园这个小社会,还是师生这对对立统一体,还是德国这个在近一个世纪中被各种幽灵飘荡、附身……
只不过谁曾想到,短短十五年的“沧海桑田”,语境、环境、处境就发生了颠倒,曾经需要痛定思痛极权的德意志居然又位移到光谱另一端,为所谓民主复盘演绎。
历史确实没有终结,一度自我调侃在各种监视器下和统一思想中的我们不会出现这种紊乱,但同时,我也仿佛看到了最后被抬着出去的奥斯卡嘴角上扬是皇帝的模样
有心打扰2023-11-07 15:54:39
1.氛围些许惊悚,而更多是通过情节所形成的一波又一波令观众感受到的窒息感;2.留下一个悬而未决的开放性结局,并不讨人喜欢。影片从一开始便开始制造问题,为了营造戏剧张力,让片中的角色逃避、消失,不解决问题,并又不停抛出新的问题,直至最后,发现无法彻底解决。这是非常偷懒又无赖的剧本。
荆棘鸟2023-11-03 14:36:44
颇有感概,德国这种多种族的学校,老师面对和学生冲突时的情绪控制,学校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家长可以对学校评头论足,社会对隐私权的保护,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权,这种教育应该才可以培养出正直和负责的学生,特别是第一视角的班主任,敬业自控,想起刚刚走极端的那个小学老师,人只能适应环境,适应不了可以一走了之,都把责任推给学校只是对自己的不负责。#296#
村里种树2023-10-26 22:37:07
和坠楼一样的处理,不需要有结论,只看过程和个人的感受
闵思嘉2023-11-17 12:30:47
教师休息室才是道德监狱,在那些穿行于学校空间的明亮、透明、干净的镜头里,是迷宫一般的真相黑暗。
酱爆桑桑子2023-10-25 14:49:26
【7】恐怖片。想到了去年的《全职》。都是以常见的事件突破口进行剖析,一个司空见惯的学校抓小偷故事,却戏剧性地拍出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剧作人物一体。人物在配乐的烘托下时刻处于高压且惴惴不安。在理想与现实的争斗中瓦解且批判了德国教育体系的漏洞与过分理想化。受害人只是做自己觉得对的事,但嫌疑人也做了她觉得对的事。无关真相,没有对错,但所有人都受伤了,只是所有人都沉默了。
嘟嘟熊之父2023-11-10 10:31:24
见微知著,学校在资历权力层级与意识形态阵营中分隔出边界,秩序产生松动,直至崩塌。女主在身份的撕裂中维持着理想主义者的体面,从闪躲的身体姿态转向直面,内心却逐渐封闭。危机被巧妙地“化解”了,一种无解的解。
玉木大河2023-11-16 15:11:50
从移民女教师的视角入手,探讨了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个人和体制的关系,看到了自己在坚持做对的事情,却好像怎么都摸不到头脑,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越做越错。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样。非常值得看,值得反思的一个电影。虽然结局稍微差了一点。
kinder232023-11-06 00:23:11
教师压力大,在德国当教师原来压力更大,每个教师好像都在崩溃边缘。
难别箱舟2023-11-14 21:42:37
自由平等的气息,不同的群体如魔方般交织在一起
L.L2023-11-17 23:18:41
其实世界有两个“天下大同”的规则: “有些事情看透但不说透;还有些事情即使你理解了但也不可以理论. ”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你的好意,甚至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都是对方觉得你在故意针对并且刻意制造难堪.这种时候的仇恨心理是很难平复的,那么事情自然就容易失去控制. 卡拉老师那个偷拍的摄像头就违反了这个第一个规则,而卡拉老师后来的处理方式又再一次的违反的第二个规则......(电影结局刻意走向了某种温柔的方向,很没有说服力.)
无恨可诉2023-10-02 06:01:30
#VIFF2023# 剧作出色全程零尿点,师生间的勾心斗角在场景明暗和背景交响乐映衬下被放大,也是从一个学校的小格局看到了德国的教育体制缺陷以及社会舆论引出的大影响
华盛顿樱桃树2023-10-25 23:27:34
探讨的教育机制国人虽不一定了然。但事件爆发到推进再转头电影主题,对教育人性和在每一个认为正确的决定下走出来越来越错和渐渐荒唐的境地。文本一气呵成,节奏流畅甚至放佛奏响了乐曲般铿锵有力。总体好看不熬人。
oozy2023-11-14 11:31:00
以一件“小”事作为切入点,通过串联学生、老师和家长,剖析德国的教育制度,到结尾也没有给出所谓的真相,或许真相在学校面前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零容忍政策和隐私保护,以及公平与民主,到最后其实还是极具主观性的刻板印象与私人意志所决定,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注定要屈服。节奏控制得真好,氛围的营造更是出色,由开场背影的跟拍,到正面的情绪捕捉,再到被同款衬衫包围的幻觉,刻意调大的声音与音乐更是加强了压迫感与惊悚感,压抑了整部电影的音乐最后以一场交响乐作结,情绪终于得到了宣泄,镜头从未出过校园,却展现了整个社会的缩影。8.1
欧.尹2023-11-12 13:37:06
感觉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道德与制度困境,但无论是前提还是过程都不够巧妙,更是没有结果或结论,我的评价是远不如沉默的教室。
只抓住6个2023-10-26 11:21:39
现实主义风格的叙事,靠细节设计层层推进,做到了紧凑不拖沓。外国学生对监控和审查的敏感与抗拒程度远超我国,他们是正常水平
秋色驿站2023-11-12 23:43:16
当老师实在是太难了,需要与一群完全不顾及成年人假惺惺交往准则的人打交道,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一再退让吧。
骨亠2023-11-08 10:58:36
有点压抑。。有点烦人的主题。。哎,如果想了解德国学校教学可以看看
Forêt2023-11-11 21:35:11
全片都是只有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才会存在的冲突 这才是我们永远都没法拍的 所有冲突置换到种花语境中都会以光速自我瓦解 可怕窒息处在于 尽管在这样的社会中 “善”仍然是致命的缺点 如何把握测量自己的善和揣测祂人的恶之间的尺度 作为社会动物终生处在自我和祂人双重裹挟的拉扯中 “善”是追求 “善”也是不可能 再看16年的《女教师》才是更适合种花却不会让人如此绝望的电影|再推荐一下《童一个世界》《同桌的守护者》
蒙奇D2023-11-17 23:40:21
想要的越多就越难。先是年轻教师的学生被冤枉偷窃,让班级平静的学习生活开始有了涟漪。然后年轻教师发现自己被偷了钱,于是她自己录了视频,抓住了一个嫌疑人。这个嫌疑人除了是学校后勤老师之外,还是年轻教师最好学生的母亲。于是,年轻教师要一边面对后勤老师的抗议,一边又要面对自己学生的刁难。学生的对抗逐渐升级,但年轻教师却理想化地想要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她的行为逐渐失去了一部分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更夸张的是,她在接受校报采访后,想要表达的内容被断章取义的发表,引起了全校的轩然大波。想要讨好学生,却被学生罢了一道。真正应该团结的教师队伍,也失去了对她的信任。恐怖片一般的学校故事。
装老阿姨的少年2023-10-26 09:52:57
紧凑、压抑,让人透不过气。一个事件逐步发酵让所有人深陷其中。在失效的体制下靠个人道德解决问题,走向也会如同本片结局一样语焉不详。
林中的沙发2023-10-26 19:48:08
【3.5】缜密的写作思路,在情节显现出趋同迹象的中段开始,较意外的处理出现了,即嫌疑者的隐身。在持续高压和偶尔冒进的压迫中利用群众(儿童)情绪进行煽动,合理指向了干扰和「审查」。无形的操纵会使当事人在自我怀疑中崩溃。女主无疑是坚强的,但仅仅在掩饰中发出声音然后握手言和真的足够吗?能发散开来聊的很多,结尾泄气。
漩涡之外2023-11-17 18:31:14
理想主义、道德至上难敌人性的复杂,现实情况违背了女教师想按照所谓“正确”方向解决问题的初衷,想不到的是这样深陷泥潭的结局。在这一事件中,每一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或损失,她自己更是从被偷者成为了众矢之的。学生、教师同事、领导、家长,每一方都站在自我立场上去评判和行动,形成了暗礁凶险的激流,而她只能在漩涡中逐步失去主动权和坚强。你可以用固定的方法玩转魔方,却不能以固定的套路来玩转人际和现实生活。感慨人性复杂不可测的同时,也注意到:想分析解决问题,只讲“道”而不重视“术”,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完善和施行“术”,结果也许会适得其反。
DBAA2023-11-01 10:18:48
女主接受采访的时候我声嘶力竭的喊:不要啊!!!怎么就看不出来这些坏东西的心眼子呢!!
海纳百川2023-10-29 01:40:05
《教师休息室》以小见大以校园反映社会,一个未经深思的偷录引发发的失控事件,监视、审查、流言、媒介的利用、批判和审视。
女教师的移民身份。校方管理的简单粗暴的“民主投票”。
有力的结局,魔方,被抬走的小男孩。
过程中议题有些散乱了。
回音2023-10-27 23:43:15
节奏太好了,紧张感拉满,憋着一口气看完更讨厌某些群体了
杜夫特2023-11-09 21:52:14
偷东西社死的审判,这事儿在我们这里不存在的;对容易引起公共事件的故事讲述,影片的悬疑和惊悚感很不错,还蛮能反映现实的。
教师休息室豆瓣热评
Muto2023-10-25 20:28:10
年轻的女主是一个貌似「在场」扮演重要的调解者、引导者和教育者角色,实则在《教师休息室》里面开展增进互信、寻求共识并最终达成交易性和解的非合作博弈中扮演一个形同虚设的「多余」环节和角色。这是一个被校方雇佣的劳动力,在涉及校方名誉抑或触及对立面核心利益的偷窃问题上没有实质话语权:她的发言和有关《坠楼死亡的剖析》报告可以随时被「N权」打断和擦除——她是「N权」代言人。终于站在了讲台上的「N权」代言人是何时沦为配合F权调查、甚至被F权调查的对象?她所代表的这一群体又是被谁置于「权益不对等、信息不对称」这种尴尬处境?我们注意到,当N权被N权请出N权教室之前,F权就早已成了F权调查所有人的帮凶和副手。显然,在运动场上,她的个别学生也在背着她「抽烟/撒谎」开展无益于破坏F权制且有害FN解放运动发展的运动。
Marutvat2023-05-21 12:51:21
一直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一部部把自己拽进深坑。理想主义固然可敬,但面对现实一直做正确的事情是远不能解决问题的。
lekkervip2023-10-29 22:53:55
在欧洲的中小学幼儿园当老师是个非常高危的行业,稍不留神就死得很难看。老师还是要背靠教师团队才会有些安全感,为了“讨好”学生搞什么情感输出毫无用处,反而会被利用。这恐怕也是欧洲自由民主人权的一个BUG 结尾处伴随着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奥斯卡被警察高高地抬走,哈哈哈
detectivezinc2023-02-26 05:16:26
这个故事放在另外一个国家就是截然不同的走向。在电影里能窥探到德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和隐私管理。整体氛围令人紧张和血压升高。但结局略仓促,不是很清楚最终的走向没有一个最终的答案... 不是我刻意追求答案但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结局。还是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演员演的很不错,女主演过巴比伦柏林。
Dead-Blue2023-10-11 06:00:41
节奏太好了,整体观感就是酣畅淋漓。避开同辈对抗选择聚焦于师生对抗,理想主义最后却请求武力介入的老师v.s.不问真相执着护短的学生,很内涵的设计。
蒜头村救生员2023-02-21 01:35:55
柏林电影节看的,电影拍的让我这个理想主义者代入感很强。不认同同事做事方法的年轻女教师想要尽量保护学生,相信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却让一切越来越复杂。出于不牵连无辜学生的目的而自己破案,命运的齿轮一旦开始转动就已无法停下…
Victor2023-10-25 23:09:07
学生很清楚1+1等于几,老师才是迷茫的人,这完全是恐怖片,太可怕了。偷窃事件引发的一系列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镜头聚焦校园中教师-学生-家长这三方关系,戏剧冲突从开篇到结尾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一个充满了猜忌怀疑和针锋相对的故事。电影以小见大讨论的是复杂社会系统当中的人际问题,德国对教育问题一向非常重视,很多细节都能体现这一点,但也正是只有在这种具有一定高度的现代性和民主化体制下,才会出现本片的所有难解情况。老师真的太善良太有同情心了,明明是受害者却自己担下一切还没有得到好处,结尾男学生的姿态已然是坐在胜利的王座之上。这个片子真的很从师劝退,教师职业比想象中艰难太多,我特别喜欢电影里大段重复式配乐,焦虑感塑造得极好。里面价值观在某些国家必然水土不服
贱草2023-10-02 05:54:25
#VIFF2023# 德国人好拧巴啊… 但是紧张刺激看起来真的很爽。喜欢这种细节充分,到处都是 callback 的剧本。傻甜女教师和暗黑小学生这样的设定,从一开始就知道谁要输了。明明是领导一开始调查手段不够高明的错,却硬要让一位刚来的善良女教师承担所有压力。比起种族歧视这个最开始的切入点,真正的冲突其实植根于一个僵化的制度。
老泰瑞2023-11-11 22:37:21
指责、迁怒、造势、揭发、连坐、扣帽子……当年的《浪潮》还是小儿科了,看来要把校园生活拍真拍深,还得指望德国人自己。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几方的博弈全程剑拔弩张,而整个事件其间失控的场景接近恐怖片。最讽刺的是这位女教师本人居然是真心热爱教育,关心孩子的,这种处在舆论风暴眼里的真情,荒唐无力。如果全片女教师的侧面描写再多一点,会有看蒙吉的感觉。
基瑞尔2023-11-01 21:43:14
本是“教书育人”、激荡着智慧思考的空间,却如同大炖锅齐齐将种种猜忌、偏见以及失序煲在一起;誓要等它引燃爆炸,让所有人都无从生还。Carla在这里挑战规则、失控大吼、被揉碎理想再到承受一个选择带来的连锁后果,背后却掀开独属这些(所谓)制度和规则的冰山一角。大多数故事都设置在“空间”之内,教室中、休息室里、办公室中;它让人无从喘息,也激荡重重思考。
桃桃林林2023-10-28 15:59:10
非常欧洲电影了,里面很多对于教育体制和师生关系的描述,还挺长见识的。
L'etranger2023-11-16 22:38:04
德国确实很重视教育,过了几十年还是在反思教育体制是否僵化。另外,你们德国人不管年纪多大原来真的很喜欢在体育课或者休闲的时候喜欢紧身的花色瑜伽裤。
竹取2023-10-24 21:49:25
大多数成人的傲慢之处在于他们始终认为小孩低人一等、将自己置于教育者的角色;如若成人同时兼任教师一职,更容易将傲慢摆在台面上,他们会无法自制地训斥:这样是不对的,你们应该那样。也便让沟通被局限于狭隘的成人视角中。这种说话方式存在的问题显而易见:1、小孩获取的信息未必可以跟成人同步,小孩很难具备跟成人同等心智的理解力;2、小孩的情绪反应或许更容易对理性思考产生抑制,也即,成人更应该注重说话方式而不仅是说话的内容;3、成人自己未必可以掌握充分的事实依据,未必在某一场决策中总会站在真理一方;4、成人必须主动迁就、共情小孩的立场,否则存在权力、信息的严重不对等,更不利用问题的解决。她对奥斯卡自尊心的保护尽了自己最大的力气,但也提醒所有成人,不可以忽视小孩给出的任何细微的反应。最重要的是心灵教育。
悲辛無盡獨行夜2023-11-17 20:48:58
伴随节奏固定的鼓点,不安一点点滋长,干脆锋利以小见大,略戏剧化,女主值得关注,豆瓣教师组吐槽抱怨看多了,感慨自己幸好没去当老师,说得想当就能当似的,有幸短暂接触过,现在的小学生早熟得很可不好对付,不是,教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但量力而为,你毕竟不是孩子们的父母,你们也不是朋友,尚未被腐蚀的学生坚信真相,尚未被毒打的女主追求公理,而真相很多时候不是最重要的,公理亦然,
石板栽花2023-11-19 18:04:18
好厉害!非法取证、新闻自由、知情权、老师的责任,影片关注的主题挺多,留给我思考的空间很大。
沈與求_2023-10-26 11:57:42
9和1的推导证明,所有证明都需要一步一步推导。自愿与强制搜检。民族冲突,印度与德国。同事之间的微妙关系。教师偷拿公共资金。考试作弊。初到的理想主义的年轻女教师。节奏紧凑,几乎全程可以将人带入压抑,但因为太写实所以让人难以忍受。从个体的复杂关系切入比从种族问题切入视角更加敏锐。程序正义,法律与人权的微缩社会,不断处理事件进程,谣言与外在信息干预引起更多繁杂痛苦。录音,“分歧”,采访中言语引诱,质询。被公开的秘密与指控。走廊衬衫幻觉。站箱子游戏发展成暴力。所有的人只是服从绝对正确体制的一环。愤怒的尖叫,为这一切。下雨天玻璃倒影,被利用的孩子、老师,沉默的暴力。
Cherry樱桃之远2023-10-09 13:41:48
全程太紧张,氛围营造得很不错,看得我血压升高,学校是个小社会,师生间同事间都是明争暗斗,一环扣一环牵扯出最后无法收拾的场面。结局有点不爽,电影开始追究的问题到最后似乎都不重要了,但我还是想得到一个答案。
狼魄乾坤2023-11-16 22:38:43
真相就像证明无限循环的零点九和壹之间的关系一样需要一步步去推导验证,而不是盲目的凭空猜想答案。看似正确的求真之路却把自己一步步拽向深渊,看似合理的去假留真却把舆论一步步推向顶峰。魔方确实能通过旋转实现复原,但这已不是开始那一粒魔方了。
理易封2023-11-18 13:00:59
越发觉得责任心这东西不靠谱,你以为是帮人一把,做正确的事,实际上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变成混乱的根源,最后只能自我感动……一堂小社会课,跟法国那部悲惨世界有类似的困境,社会造就人性,生活在其中的人让烂制度烂环境有了合理性。证明德国电影爱反思自己的又一力作
son沐风2023-11-08 16:13:37
西方的教育体制一直被国内神话,但其实每种体制都有它的弊端所在,电影里展现的复杂问题,如果放在国内语境下几乎能在5分钟内解决。但是这不妨碍电影里僵化的教育体制和学生本性及教师品德的探讨,毕竟这些人性的部分是全球共通的
matchbox2023-11-04 22:19:59
女主视角的心理惊悚层层递进很有代入感,最后男孩硬闯校园的收尾跑偏了。
Fleurs.哼哼2023-11-14 21:59:00
这部作品大概可以比肩当年引起舆论的《浪潮》,还是校园这个小社会,还是师生这对对立统一体,还是德国这个在近一个世纪中被各种幽灵飘荡、附身…… 只不过谁曾想到,短短十五年的“沧海桑田”,语境、环境、处境就发生了颠倒,曾经需要痛定思痛极权的德意志居然又位移到光谱另一端,为所谓民主复盘演绎。 历史确实没有终结,一度自我调侃在各种监视器下和统一思想中的我们不会出现这种紊乱,但同时,我也仿佛看到了最后被抬着出去的奥斯卡嘴角上扬是皇帝的模样
有心打扰2023-11-07 15:54:39
1.氛围些许惊悚,而更多是通过情节所形成的一波又一波令观众感受到的窒息感;2.留下一个悬而未决的开放性结局,并不讨人喜欢。影片从一开始便开始制造问题,为了营造戏剧张力,让片中的角色逃避、消失,不解决问题,并又不停抛出新的问题,直至最后,发现无法彻底解决。这是非常偷懒又无赖的剧本。
荆棘鸟2023-11-03 14:36:44
颇有感概,德国这种多种族的学校,老师面对和学生冲突时的情绪控制,学校对违规行为的零容忍,家长可以对学校评头论足,社会对隐私权的保护,学生有充分的表达权,这种教育应该才可以培养出正直和负责的学生,特别是第一视角的班主任,敬业自控,想起刚刚走极端的那个小学老师,人只能适应环境,适应不了可以一走了之,都把责任推给学校只是对自己的不负责。#296#
村里种树2023-10-26 22:37:07
和坠楼一样的处理,不需要有结论,只看过程和个人的感受
闵思嘉2023-11-17 12:30:47
教师休息室才是道德监狱,在那些穿行于学校空间的明亮、透明、干净的镜头里,是迷宫一般的真相黑暗。
酱爆桑桑子2023-10-25 14:49:26
【7】恐怖片。想到了去年的《全职》。都是以常见的事件突破口进行剖析,一个司空见惯的学校抓小偷故事,却戏剧性地拍出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剧作人物一体。人物在配乐的烘托下时刻处于高压且惴惴不安。在理想与现实的争斗中瓦解且批判了德国教育体系的漏洞与过分理想化。受害人只是做自己觉得对的事,但嫌疑人也做了她觉得对的事。无关真相,没有对错,但所有人都受伤了,只是所有人都沉默了。
嘟嘟熊之父2023-11-10 10:31:24
见微知著,学校在资历权力层级与意识形态阵营中分隔出边界,秩序产生松动,直至崩塌。女主在身份的撕裂中维持着理想主义者的体面,从闪躲的身体姿态转向直面,内心却逐渐封闭。危机被巧妙地“化解”了,一种无解的解。
玉木大河2023-11-16 15:11:50
从移民女教师的视角入手,探讨了师生关系、同事关系、个人和体制的关系,看到了自己在坚持做对的事情,却好像怎么都摸不到头脑,有些事情就是这样的,越做越错。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最后会变成这样。非常值得看,值得反思的一个电影。虽然结局稍微差了一点。
kinder232023-11-06 00:23:11
教师压力大,在德国当教师原来压力更大,每个教师好像都在崩溃边缘。
难别箱舟2023-11-14 21:42:37
自由平等的气息,不同的群体如魔方般交织在一起
L.L2023-11-17 23:18:41
其实世界有两个“天下大同”的规则: “有些事情看透但不说透;还有些事情即使你理解了但也不可以理论. ”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你的好意,甚至百分之九十九的时候都是对方觉得你在故意针对并且刻意制造难堪.这种时候的仇恨心理是很难平复的,那么事情自然就容易失去控制. 卡拉老师那个偷拍的摄像头就违反了这个第一个规则,而卡拉老师后来的处理方式又再一次的违反的第二个规则......(电影结局刻意走向了某种温柔的方向,很没有说服力.)
无恨可诉2023-10-02 06:01:30
#VIFF2023# 剧作出色全程零尿点,师生间的勾心斗角在场景明暗和背景交响乐映衬下被放大,也是从一个学校的小格局看到了德国的教育体制缺陷以及社会舆论引出的大影响
华盛顿樱桃树2023-10-25 23:27:34
探讨的教育机制国人虽不一定了然。但事件爆发到推进再转头电影主题,对教育人性和在每一个认为正确的决定下走出来越来越错和渐渐荒唐的境地。文本一气呵成,节奏流畅甚至放佛奏响了乐曲般铿锵有力。总体好看不熬人。
oozy2023-11-14 11:31:00
以一件“小”事作为切入点,通过串联学生、老师和家长,剖析德国的教育制度,到结尾也没有给出所谓的真相,或许真相在学校面前根本就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零容忍政策和隐私保护,以及公平与民主,到最后其实还是极具主观性的刻板印象与私人意志所决定,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注定要屈服。节奏控制得真好,氛围的营造更是出色,由开场背影的跟拍,到正面的情绪捕捉,再到被同款衬衫包围的幻觉,刻意调大的声音与音乐更是加强了压迫感与惊悚感,压抑了整部电影的音乐最后以一场交响乐作结,情绪终于得到了宣泄,镜头从未出过校园,却展现了整个社会的缩影。8.1
欧.尹2023-11-12 13:37:06
感觉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道德与制度困境,但无论是前提还是过程都不够巧妙,更是没有结果或结论,我的评价是远不如沉默的教室。
只抓住6个2023-10-26 11:21:39
现实主义风格的叙事,靠细节设计层层推进,做到了紧凑不拖沓。外国学生对监控和审查的敏感与抗拒程度远超我国,他们是正常水平
秋色驿站2023-11-12 23:43:16
当老师实在是太难了,需要与一群完全不顾及成年人假惺惺交往准则的人打交道,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自己一再退让吧。
骨亠2023-11-08 10:58:36
有点压抑。。有点烦人的主题。。哎,如果想了解德国学校教学可以看看
Forêt2023-11-11 21:35:11
全片都是只有在高度文明的社会中才会存在的冲突 这才是我们永远都没法拍的 所有冲突置换到种花语境中都会以光速自我瓦解 可怕窒息处在于 尽管在这样的社会中 “善”仍然是致命的缺点 如何把握测量自己的善和揣测祂人的恶之间的尺度 作为社会动物终生处在自我和祂人双重裹挟的拉扯中 “善”是追求 “善”也是不可能 再看16年的《女教师》才是更适合种花却不会让人如此绝望的电影|再推荐一下《童一个世界》《同桌的守护者》
蒙奇D2023-11-17 23:40:21
想要的越多就越难。先是年轻教师的学生被冤枉偷窃,让班级平静的学习生活开始有了涟漪。然后年轻教师发现自己被偷了钱,于是她自己录了视频,抓住了一个嫌疑人。这个嫌疑人除了是学校后勤老师之外,还是年轻教师最好学生的母亲。于是,年轻教师要一边面对后勤老师的抗议,一边又要面对自己学生的刁难。学生的对抗逐渐升级,但年轻教师却理想化地想要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她的行为逐渐失去了一部分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更夸张的是,她在接受校报采访后,想要表达的内容被断章取义的发表,引起了全校的轩然大波。想要讨好学生,却被学生罢了一道。真正应该团结的教师队伍,也失去了对她的信任。恐怖片一般的学校故事。
装老阿姨的少年2023-10-26 09:52:57
紧凑、压抑,让人透不过气。一个事件逐步发酵让所有人深陷其中。在失效的体制下靠个人道德解决问题,走向也会如同本片结局一样语焉不详。
林中的沙发2023-10-26 19:48:08
【3.5】缜密的写作思路,在情节显现出趋同迹象的中段开始,较意外的处理出现了,即嫌疑者的隐身。在持续高压和偶尔冒进的压迫中利用群众(儿童)情绪进行煽动,合理指向了干扰和「审查」。无形的操纵会使当事人在自我怀疑中崩溃。女主无疑是坚强的,但仅仅在掩饰中发出声音然后握手言和真的足够吗?能发散开来聊的很多,结尾泄气。
漩涡之外2023-11-17 18:31:14
理想主义、道德至上难敌人性的复杂,现实情况违背了女教师想按照所谓“正确”方向解决问题的初衷,想不到的是这样深陷泥潭的结局。在这一事件中,每一方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或损失,她自己更是从被偷者成为了众矢之的。学生、教师同事、领导、家长,每一方都站在自我立场上去评判和行动,形成了暗礁凶险的激流,而她只能在漩涡中逐步失去主动权和坚强。你可以用固定的方法玩转魔方,却不能以固定的套路来玩转人际和现实生活。感慨人性复杂不可测的同时,也注意到:想分析解决问题,只讲“道”而不重视“术”,或者说没有足够的智慧来完善和施行“术”,结果也许会适得其反。
DBAA2023-11-01 10:18:48
女主接受采访的时候我声嘶力竭的喊:不要啊!!!怎么就看不出来这些坏东西的心眼子呢!!
海纳百川2023-10-29 01:40:05
《教师休息室》以小见大以校园反映社会,一个未经深思的偷录引发发的失控事件,监视、审查、流言、媒介的利用、批判和审视。 女教师的移民身份。校方管理的简单粗暴的“民主投票”。 有力的结局,魔方,被抬走的小男孩。 过程中议题有些散乱了。
回音2023-10-27 23:43:15
节奏太好了,紧张感拉满,憋着一口气看完更讨厌某些群体了
杜夫特2023-11-09 21:52:14
偷东西社死的审判,这事儿在我们这里不存在的;对容易引起公共事件的故事讲述,影片的悬疑和惊悚感很不错,还蛮能反映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