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意大利8.5分历史战争《阿尔及尔之战》BD1080p.中英双字


阿尔及尔之战海报

名称:阿尔及尔之战

别名:阿尔及利亚的战争 / The Battle of Algiers

主演:Yacef·Saadi / 让·马丹 / Brahim·Hadjadj

导演:吉洛·彭泰科沃

地区:意大利

年份:1966

语言:法语

时长:121分钟

更新:2024-11-21 14:09:39

阿尔及尔之战剧情介绍

一九五四年十月一日,以法属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耳的卡斯巴为中心,爆发了阿尔及利亚人反抗运动。这是由于阿拉伯人憎恨法国人长期统治而引起的。人们四处搞破坏,法国政府发觉事态严重,便于一九五七年十月七日,派马丘将军率领四十万大军驻于斯拉姆地区,但是暴乱仍层出不穷,法国人的镇压行动已明显升级。阿里.拉波安原只是一个以扒窃为生的小偷,由于他的果敢和身体力行,而同时与宾米提成为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的领导者。某日,阿里男扮女装上街,最终还是被发现,他们跟踪他并突袭了基地,阿里等被处死。但阿尔及利亚的人民斗争情绪越来越高涨,这股势力不容阻挡。本片是曾获威尼斯大奖的半纪录影片,完全利用当地民众所拍摄而成,因此,呈现于观众眼前的是一部忠于史实的独立战争影片。 本片是欧洲电影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典范之作。首先得正视其「第三世界电影」的胸襟:即替被殖民者压抑了的实存赋予音容、重塑形骸,以形式的翻新为手段。导演动用左翼普及美学策略,主角不再是个人而是人民,更以可跟纪录片乱真的影象语言,重演五四至六二年间阿尔及利亚反抗法国统治的活动,逐步升级为山洪般暴发的独立战争。最难得的是没有简单的美化/丑化任何一方,笔触冷静而不失立场。群潮流动的场面调度雄浑有劲,曾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本片在法禁映多年,连在香港(因其反殖信息)也不例外。

阿尔及尔之战下载地址一

阿尔及尔之战下载地址二

阿尔及尔之战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阿尔及尔之战豆瓣热评

  • Black Tulip2010-06-17

    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难道不是被殖民主义给逼出来的么?

  • 西楼尘2018-04-30

    罩袍面纱下是反抗的炸弹,迷彩军装里是镇压的枪炮。卡斯巴的阿拉伯人尚在梦里业已四分五裂,聚居区的欧洲人还在舞蹈突然血光连天。解放阵线神出鬼没穿梭在街巷,殖民军队擒贼擒王轰炸着楼宇,双方都如同正义的化身,没人在意平民的死伤。那些一同躲藏在暗室里的少年,以为为了理想牺牲,却也无人歌颂。

  • 路西法尔2015-01-12

    法国人可以打赢每一场战斗却输掉了整个战争,因为恐怖主义攻击的不是具体的军事目标而是社会秩序,所以反恐战争是无穷无尽的。要想维持帝国恐怕除了斯大林或希特勒的那种不惜穷尽一切资源手段也要统治下去的体制或如以色列一般全民皆兵外别无他法,那代价就实在太大了。

  • TWY2020-03-27

    全是阴谋还要假装慈悲,在伪新浪潮和假新现实的庇护下,导演还偷偷窃喜着去制造紧张刺激的爆炸,里维特对《Kapo》的批评可以完全照搬到这里来。只是一部足够“娱乐”的战争片。

  • ★☆☆☆☆2013-01-19

    导演彭特克沃是共产党员,拍这种所谓“反映西方殖民者暴政”的影片没有政治心理的压力。作品视点相对中立(也只是相对,影片对阿方暗中褒扬,只是对作为反派的法国的塑造没有东欧红色经典那么妖魔化)。片中最常见的场景是双方领导人高喊漂亮口号,但“作战”时主要杀害目标却绝大部分是对方的平民……

  • 吞火海峡2009-09-14

    利益是永恒的矛盾之源,在政治利益的面前,一切罪恶都是可以辩护的。

  • 幽灵不会哭2015-11-03

    第4次重看,真是太棒了,这是最伟大的号角,吹响了殖民主义的挽歌,黑白粗颗粒的影像完全是新闻纪录片的风格,但是当镜头对照单个人物时,我们看到了坚毅、懦弱、绝望与愤怒,这是新现实主义的光荣传统,人物仿佛走出了阿尔及尔的狭窄纡回的小巷来到了观众的面前,超越了预设立场政治层面

  • 汪金卫2013-08-10

    个人豆瓣第1300部电影。法属阿尔及利亚时代法国殖民主义和殖民地恐怖主义的对抗。一个殖民地国家独立之路如此让人感慨。电影优秀的地方在于能够中立地展现对抗双方的战斗,不加过多态度,颇有纪录片的色彩。难怪在多个殖民地地区禁映。距历史事件不到10年即能拍出如此生动的佳作,不错

  • 木卫二2017-06-25

    根本不是什么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好嘛!后半场看得心悸惨烈,街头暴乱场面拍出了汪洋大海的阵势,静与动的反差冲击、爆炸的震撼和恐怖的嚎叫,到了乱真的地步。更不必说魔力康配乐的神鬼无双。三个女人提着篮子放炸弹简直是恐怖残酷教科书,冷静纪实克制的中立视角不停在阿法双方之间切换。

  • nataliele2012-11-14

    从剧本,拍摄到制作都算不上同时代中较好的。我觉得获奖可能更多的是反恐,内战和反殖民等政治因素

  • 胤祥2012-07-26

    难得的全景式大手笔。导演Gillo Pontecorvo主要拍纪录片,这部电影也带有强烈的纪录片风格。同时也是现实主义题材类型化的佳作。莫里康内作曲

  • 谋杀游戏机2018-04-25

    "欧洲电影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典范之作",难分哪些是纪录镜头哪些是表演,非常真实。地道战,游击战,妇女小孩传递情报埋伏炸弹,独立运动领袖被逐个击破,还有最后最震撼的对游行群众扫射...历史总是相似的。

  • mecca2017-06-29

    6/24@和平Atmos 克制、肃穆、平衡,新现实主义余波,仿新闻纪录片shot。前半疑心反殖民首作的影史意义为重,看到后面还是震,特别那简洁有力的苦狱蒙太奇。灵动的无言面孔与巷战调度,想必得益于早年巴黎纪录片拍摄的训练。意裔犹太导演Gillo Pontecorvo,Morricone合作配乐。当年金狮。 #SIFF20

  • 发条橙2018-05-23

    一个国家的诞生。贵在真实,好在客观,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电影,其主旨内核的批判性以及对时局的讽刺意义都上升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克制、纪实的整体风格加之深刻的思辨性更让它几乎超越了电影本身的意义。不单是展现,更多的则是反思这段历史。枪炮何惧,自由万岁,永动的思想是永远杀不死的。

  • 冰红深蓝2016-07-29

    1966威尼斯金狮奖。游击战实践指南+(反)恐怖主义教科书+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反思。非职业演员、黑白写实影像与碎片化的叙事结构使本片效果接近于历史纪录片。导演立场几近中立,对战争双方的暴行及人员伤亡都作了不偏不倚的刻画。配乐由莫里康内与彭特克沃本人联合奉献。ps:酒吧中的炸弹。(9.5/10)

  • 醉梦·聊生2014-08-14

    阿尔及利亚独立,不是简单的一句阿尔及尔万岁的口号,而是所有觉醒的人不懈的追求,靠着意志,用身躯去抗议,他们将炸弹隐藏在女人的篮子里,不间断摧毁殖民者的无视,解放组织要以魔鬼的姿态,让动乱笼罩,为自由的明天。

  • 米粒2016-10-02

    粗粝的纪实风格影像让每个人物无需太多言语就足够真实,导演对阿尔及利亚的人民的感情都在那些特写里,凝固的泪痕和坚毅的面孔。最后烟雾中人们缓缓出现,高喊“阿尔及利亚万岁”,是多么震撼而热血;而同时它又如此令人绝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以暴制暴在升级,无数看不见的生命在牺牲...

  • 且歌且走2008-05-27

    采取了非常朴素的直叙手法拍成的阿尔及利亚独立史,黑白片更增加了纪录的质感,难怪称为半纪录影片。ps:1,独立是个敏感话题,看介绍此片在法国禁映多年。2,非洲女人用舌头颤动发出的桀桀尖叫充满了原始的力量,马上让我想起《遮蔽的天空》里男主角从妓院中逃跑那一段,伴随着就是这种刺耳的尖叫,给我

  • 娘⭕⭕2014-03-29

    闪回结构。莫里康内的配乐。漂亮灵动的黑白摄影,变焦。特写和视点镜头。立场与客观,情感和叙述之间的平衡。真实的冲击力。总之很赞,影响深远。

  • Z星驰0072019-06-20

    半纪实的黑白影像将这个国家的躁动危机.、平民的恐慌、反抗者的坚定和统治者的镇压表现得压迫感十足

  • JoshuaLi2016-03-04

    8.4 其以时间为线索推进的叙事十分扎实与高效,且对六十年代比较流行的记录式拍摄手法有着极好的运用。它想要塑造一种真实与中立的叙事风格,但显然它的镜头是有偏好的,展现革命群众的段落繁多、细腻、多用特写且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而展现法方角色的镜头多为全景跟中景,政治倾向已经很明显了。

  • 与影牵手2010-01-26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不择手段的反抗。这部描写阿尔及利亚人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电影,法国人谓之恐怖主义,人体炸弹全如现在发生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故事,美国人也同样谓之恐怖主义,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里,和哪里。也许过了很多年后,拨开一切的迷雾,才能看的见真相。电影本身就非常好看,全无冷场

  • 岩井俊七2014-03-23

    几乎等同于纪录片的民族解放运动详实记载,反殖民统治的英勇图景,笔触理智冷静不煽情,大型骚乱场面比炸死“绦虫”头更激越,雾中的自由与尊严的呐喊沸腾;“萨特又写了篇文章!”、“他怎么老是反对我们!”边上的阿姨们为此大笑,阿姨们笑点好棒,阿姨们品味好棒!

  • y2010-10-01

    写实风格,当妇孺成为战争手段。男主全片都是一个表情,丝毫看不出他的内心

  • 乌咪2010-02-09

    本片是曾获威尼斯大奖的半纪录影片,完全利用当地民众所拍摄而成,因此,呈现于观众眼前的是一部忠于史实的独立战争影片。经典就是经典,多看几次也无妨。历史也多次证明,人民的反抗终究是无法压制的。

  • 风间隼2018-04-25

    剧情片的叙事和剪辑,纪录片式的粗糙和质感。全景式地展现了一场民族革命,对立双方人物的群像都有正邪两面,表现出反殖民斗争中的复杂性。法军出动拖拉机镇压市民暴动时,前排老太太激动地掏出手机来屏摄,结果被隔壁电影青年喝止了,真是无趣。

  • celestebook2012-05-31

    轰轰烈烈的阿尔及尔国际解放阵线运动虽然终于失败了,但是它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法国王朝,加速瓦解了法帝国主义在阿的殖民统治。 PS:法军战力太弱,活该被刘永福虐。

  • cjy2012-12-13

    半纪录手法下的全景式视角,从抗争与镇压双方的角度分别叙述,立场中肯,没有偏袒,旨在挖掘出整场事件背后的症结所在,捕捉到双方近乎殊途同归的怒怨与恶性暴力行径。叙事结构高超,起到以点及面的效果。

  • ┣━┳━┻━┫2018-12-15

    只在罗列文本意义的结果。ppt里做得比较差的。

  • 2018-04-02

    三星半,只能在技巧方面完全承认这个片子,以去核心人物的纪录片方式构建阿尔及利亚独立过程,每场戏的完成都很漂亮,尤其几场炸弹戏和三处眼部大特写的对照。但是恐怖主义和独立斗争不是一个概念,我对结尾美化阿里悲壮牺牲的场面无法认同,这和游行场面的渲染是矛盾的,难道射杀法国平民就是应该的?

  • 荒也2017-01-08

    历史没有变化,历史依旧在反复。现在欧美各国各地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就是五十年前阿尔及尔的延续与重演。看完后,想认真读萨义德《东方学》,想深刻去了解萨特哲学,边喝咖啡边拍中产阶级趣味的小照片儿也想当一回勇敢的左翼啊~

  • 洛梦蝶2016-08-02

    充满纪实质感,但选取的角度实则颇具煽动性,其反殖民立场并不难见,阿尔及利亚最后成功独立让那些殉道者自然而然被冠以英雄的标签,但站在法国的立场上却是十足的叛国者。何况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下,为反叛者的树碑立传,甚至不乏滥杀无辜的情绪和各种操作性极强的细节描写,显然又成了恐怖主义的宣言书

  • 左脸吃饭2016-07-27

    阿里,恐怖分子行径到底有什么用,只是自杀式袭击和隐蔽炸弹的区别吗,理智与狂热的区别吗。人命在系统面前就是一文不值吗。系统就是高效方便,可惜没有人性。

  • (๑⁼̴̀д⁼̴́๑)2018-03-02

    群潮流动的场面调度雄浑有劲,曾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 梅阿查Raul.东2011-02-08

    没有一个民族会甘心做殖民地,只有不断的革命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国家!在这个粗糙镜头犹如纪录片的电影,每一个阿尔及利亚人民都是演员,而且都是本色演出

  • 尾生2018-04-15

    冷静,克制,乐观,像纪录片一样,记录一个国家的反抗,不美化任何一方,不偏袒任何一个人,就是展示客观存在的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当你同情法国人无辜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被法国军队压迫的当地人?在殖民一个国家面前,还谈无辜个人就是矫情,人一个国家都是无辜的

  • Ariza2009-02-26

    這套也是我其中一部的favourite電影!

  • 大仙2011-05-04

    从来没想过会认真看一部1960年代的黑白战争政治片还不睡着………… 没想到竟然是用这种参与其中的模式,扮演了两个小时阿尔及利亚人看整个事件,做任务,当间谍,东躲西藏。最后电影才开始放映。恰好又是在新闻说拉登已死的第二天。。。 呃!无话可说了!

  • 572012-08-25

    纪录片的范儿、浩大的格局,充分展开了一场作为“询唤”的战争。篇幅主要用在选择视角/立场,导演左右权衡,还是顺势偏向了被殖民一方。但有些问题没有深究,比如殖民太久带来的伦理困境,杀手和受害人就差一条头巾。在有关暴力的问题上,似乎必须经过萨特,才能抵达加缪,或者,根本就抵达不了。

  • 大灰狼的兔2012-07-25

    法国禁片。运用可与纪录片媲美的影像语言,中性客观地反映了阿尔及利亚独立前的那段历史。阿拉伯人是真的喜欢炸弹呀。话说阿里这个人,一看就是热血汉子。恐怖分子 VS 独立英雄,也就是一步之遥。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2012-09-23

    1小时56分44秒出现的反坦克炮分明是su-85!不是法属阿尔及尔吗?怎么出现了苏联TD??????

  • 方枪枪2017-02-24

    3.7,极简冷静克制又粗砺的黑白影像风格,纪录与半纪录以及故事的模棱两可与巧妙结合,政治的、客观的。

  • 神仙鱼2018-04-20

    自由的种子生根发芽,火烧不尽,风吹又生。前半段非常精彩的城市游击战,后半段以暴制暴触目惊心。那些殖民者口中“恐怖凄厉”的哭叫声,成为民族解放组织的优美赞歌,是对殖民、恐怖暴行的最准确隐喻。及至结尾的自由之舞,令人泪下,除了喜悦更多的是苦痛。莫里康内的配乐啊,太棒。

  • 微喵的兔姑娘2013-07-07

    像纪录片,因为太写实,它没有偏袒任何一方,像一位冷静的死神看着人间的血腥。本片为“欧洲电影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典范之作”。某些情绪让我想起最近读的偷书贼,作者曾说,在同一时刻里,伟大的人性尊贵和残酷的人类暴力并存。好片。

  • [已注销]2018-04-21

    #BJIFF#阿语北非方言+法语,又一个被殖民主义侵蚀的国度,这种半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令人感动沉重和不安,战争荼毒生灵,呼吁解放步履维艰,历史的车轮碾过每一段荆棘都是两败俱伤,时光只是见证者。客观的立场面对冠冕堂皇的残喘和独立自由的呐喊,显然后者胜利并仍然蠢蠢欲动地贪婪于更大的胜利

  • AllenZ2012-06-26

    非常写实,阿拉伯人的恐怖袭击,法国军队的血腥镇压,虽然不能认同伊斯兰恐怖主义的做法,但还是很佩服阿拉伯人追求自由的勇气,话说那时候的法国,也只能在殖民地逞逞威风了……Viva La Revolution……8.5/10

  • BIG J2019-06-06

    66年的金狮,库布里克去荒岛必带的五部电影之一,质感像战地摄影,非常野,非常生猛。但战争,双方都是失败者,在其中的人用智慧杀人,无辜的人下一秒就有可能死。拍的非常出色,基本上后无来者吧,技法很先锋。想起了上帝之城和古巴古巴。

  • 卢布廖夫2016-06-19

    传递着星星和月亮,一幅国旗是CC最完美的封面

  • 江寒园2018-10-12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天上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第一次从影像上如此真切地感觉到,革命的残酷,即使是在正义的一方,反抗殖民主义的一方,也会残害到无辜者 那些评判标准不再适用,有些电影不能单纯从美学上风格上形式上看,有些电影要从生命经验、历史经验甚至鲜血上看 非常粗粝生猛的影像,比如今村昌平的楢山节考 不要再奢谈革命 21世纪真的幸福 以及,毛泽东神之所在 —— 《阿尔及尔之战》可以作为哈内克《隐藏摄像机》的前篇,两部作品联系紧密,关乎法国和过去殖民地阿尔及利亚历史及现状,可以互为参看。前者是欧洲批判殖民主义的先驱和典范之作,整个大背景关乎二十世纪左翼力量、共产国际及第三世界的反殖民主义和独立建国运动浪潮,后者则是前者的现代延续,从殖民主义到后殖民主义,清算思考历史的债务或遗产。

  • 十月2011-05-22

    你们要什么?——独立,自主。这是法国历史上极不光采的殖民统治。阿尔及利亚独立万岁,自由万岁。

  • Gawiel2012-11-19

    充满反思的战争片,战争两边的叙事上的平衡和情感强度令人能够完全感觉到电影的真诚和严肃;除了法国上校以外,所有人都是非职业演员;冷静而美丽的镜头直面残暴和恐惧,故事也结束在种子埋下的时候,而不是斗争胜利的时候。

  • paradiso2019-05-23

    占据前115分钟篇幅的其实是一个失败案例,类似于爱尔兰共和军,出彩之处在于其呈现对反抗方和在位方都很有学习价值,双方都做了自己能做的(法国指挥官:你们支持法国保留这个地吗?是的话,哪能要求手段干净)然鹅60年起大规模群众抗议开始至真正获得独立反而一笔带过,等于没有介绍如何从恐怖主义过渡到群众运动的成功经验?!因为是城市斗争,动作场面得后来写实流动作片之先声,大规模群演调度与表演很具魄力。

  • 竹淡刻骨2018-09-21

    Castro Theater. 看到最后一幕整个影院格外寂静。立场客观,叙事冷静,不煽情。最喜欢放炸弹前拍的酒馆舞厅那一段。拍年轻的男女拍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以为阿拉伯女人要收回放着炸弹的包了,但是没有。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和报复,没有谁是无辜的。

  • 白羊座的穆2018-05-01

    1.成王败寇。FLN誉为民族解放的先驱,法兰西沦为殖民主义的罪魁。然而在黑白映画之下,不论是富人区还是贫民窟,却是一样的累累白骨,血肉模糊。2.饱满震撼的配乐,冷静残酷的特写。3.5分。

  • 甲鱼黄2012-02-11

    完全表现了反殖民反压迫者的残忍和理想,完全表现了殖民压迫者的残忍和人格魅力。。。。 我们国家拍不出来的。。 不知不觉中越看越好,又一次体会到真实的震撼。威尼斯最佳半记录片。

  • 小羊仔2014-02-18

    只是少数演员是专业的,大部分是业余,极力的还原真实,所有事情都是真实的,伪纪录片。紧张刺激比好莱坞谍战剧也不差。阿拉伯女人在黑白片下更加美。

  • 猫语猫寻2016-07-20

    历史总是如此相似,革命总是从地下往上蔓延。这斗争就像是两队人打架,你先打了其中一个人一拳,那个人就带两个人过来打你,你再带六个人过去打他,最后人越来越多无法收拾便成了一场战争。据说导演是个共产党员,那我觉得他应该被开除党籍,镜头太冷静,革命先烈阿里被塑造成了反派。怎么能酱紫?

  • AsPartame2011-04-19

    我们死了 战争比我们的生命更长 我闭上眼 就见到死者的衣服 摊在地上 五彩颜色的衣服 泥土翻起 是他们埋葬的地方 如同我记起萨拉热窝的玫瑰在七月盛开 原来那么近 我的完整在毁壤之中 成为罪恶 我如何承受 完整的歉疚 与自由无关的 战争 这一年的夏天 他们说 特别热...

  • 南团2008-08-05

    场面大,摄影棒 3D9 [阿尔及尔之战].The.Battle.Of.Algiers.1966.BluRay.720p.x264.AC3-CM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