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huireN2024-09-06 20:47:34
13岁时,他父亲出海再也没有回来,也是死在了海上。所以他15岁时,看到了落水的英国人,想也没想就冲去救人了。
笑2024-09-13 19:46:44
评论里有个人说看20分钟和120分钟没有任何区别的人真的很冷漠 能把这么多年前这段历史还原清楚 给所有遇难者的家属一个交代 然后让我们这些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普及这段历史事件 他是纪录片 也更是写实的电影 怎么不算有诚意呢?
nIfZTFA2024-06-15 15:43:17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那些奋不顾身,舍命去拯救盟军战俘的渔民们,他们不分敌我,只知道有人在海上遇难了就要去就,这种最朴素的大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最动人。
Agent阿神2024-09-01 22:21:56
卡斯伯特森真是一个有气节的军人,战俘逃命时,维持现场秩序,照顾白喉病患,跳海前特意把军帽戴好,因为要“穿戴整齐去见上帝”,相貌英俊竟然是他最微不足道的优点
乌头白2024-09-10 01:34:40
“活下来的人并没有真正活着,在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吴炎垚2024-09-12 07:57:13
幸好不是所有影视从业者都对创作充满了算计、迎合、讨好、谄媚。这是属于理想主义者的胜利
モノノ怪2024-06-30 22:04:44
伟大的作品。《二十二》的立意,《泰坦尼克号》的展开,《敦克尔克》的收尾,感谢方励打捞起一个即将被遗忘的故事,拍摄这个纪录片本身已经足够了不起——“本故事完全基于事实”。
一只麦麦2024-03-08 22:22:09
大量史料搜集、实地调查、走访对话、模拟动画被有序组织到一起,做了整整七年,作为纪录片来讲非常扎实了,看到后面还是蛮感动的,有人都看哭了。诠释了历史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每一个死亡人数背后都是很多家人朋友的永久性伤痛,片中精选出的故事、讲述都很让人唏嘘,比如眼镜片里的照片、大哥写给小弟的信、英国士兵和中国女孩的爱情、报纸上的全家同框照片、逃离地狱一样的货舱、抚慰临死战友几天后感染身亡的善良人等等,揭开连亲历者后代都不曾知晓的历史瞬间。影片风格也从最开始的冷静纪录到后面越来越感性,和方励的个人特质融合到了一起。另一种思路的“中国故事”输出。
连城易脆2024-09-07 10:05:07
“钱是个资源,资源只有消耗在有意义的事上,它才有价值!”
所以方励作为一名电影人更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家,愿意倾家荡产去把“一艘船消失在海底”的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就特别令人敬重!
而且实实在在地找到了沉没的里斯本丸号,为历史留下了一个无法磨灭的坐标!更找到了3名事件的亲历者和数百名英军战俘的后代,用口述历史的方式给二战日军的暴行、中国渔民的善良以及那场灾难做了注脚。
只是,从中国观众的视角出发,本片的叙事重心基本都在英军战俘身上,中国东极岛渔民的部分出现得太晚且篇幅比较少,且用了不少之前凤凰卫视和当地电视台的过往素材,新挖掘的部分太少了。
当然,片尾战俘后代们重聚东极岛,纪念自己的父亲,并去沉没地点的海面上寄托哀思的确令人泪目。对比日本方面的托词和狡辩,凸显了抢救历史的意义。
Nowaysis2023-08-16 07:10:31
8月15日伦敦BFI点映,其实是第一次放映,观众主要是里斯本丸死难者、幸存者家属,包括出现在电影中的人们,很多人感动落泪。全片制作精良,完成度很高,用实地探访、采访幸存者及死难者家属、动画等方式还原这段尘封的历史。详细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之后,愈加感到生命的脆弱、侵略者的残暴、和平的来之不易!感谢方励、范铭、Brian Finch以及所有参与制作者,用不懈的努力把这段历史搬上银幕。希望这部深深触及人性的历史纪录片能够尽快大规模上映!强烈推荐给所有人!
yoana2024-05-31 22:29:54
里斯本丸的历史被看见了,南石头大屠杀的揭露还会远吗?法西斯的罪行永远无法让幸存者及其亲人释怀,每个时代都永远呼唤和平与爱。
违章的蝉蜕2024-09-10 20:43:49
他们以英国人的体面赴死,以中国人的希望过活,以日本人的头脑健忘,以美国人的自由回想。漂浮的尸首,漂浮的岛。漂浮的弹匣,漂浮的礁。漂浮的甲板,漂浮的牢。漂浮的渔船,漂浮的庙。战俘和倭寇拼盘,神性与兽性刺身。里斯本丸沉没,哪能沉默。
豆友0236181352024-09-08 11:28:13
追问日本战争史研究专家的那一幕讽刺至极,至今还在为暴行辩护。
大奇特(Grinch)2024-09-01 21:20:07
大老方做纪录片,注重技术逻辑,简直是科技考古。在历史的节点抓住历史的尾巴,把历史留住了,甚至连沉船位置都找到了,这已经超越了纪录片的范畴。托尼班纳负责历史,详尽的调研落在纸上;方励负责人文,以情动人落在影像中。通过找船—找人—还原历史的线索有序推进,从三方视角把历史一点点拼凑出来,确保了多维度的考量。在影像和声音的运用上,如何结合、怎样结合做了周到合理的考虑,动画的呈现方式也是配套的——流动的自然景与插画式的人物群像融合,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又不干扰观众的听觉体验。看到动画中士兵的绝唱和真实记录的后人的影像,很难不为之动容。
芹姨沉迷小渤九2024-06-14 17:58:13
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的第一部影片《里斯本丸沉没》,劲儿很大!没想到电影和原创团队都来了,甚至还有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遇难者家属等),和一些幕后团队。
年纪大了,爱上看纪录片,亲人真正的离世是所有的人都不记得他了,片子没有故意煽情,片子里有位受到虐待的战俘老爷子谈吐很风趣,对他的那句“I don't live in the past,I live for future”印象深刻,导演方励(p3左一)也很实在的讲述故事,台上很激动,看得出想和观众分享很多幕后故事。影片甚至用动画重现了一些悲剧场面,对于听得懂部分日语的我来说更是多一重感受,很令人动容的纪录片,反复感叹和平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为了和平安定拼搏了很多年,吾辈要珍惜,不能忘记历史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沈枯燥在搞文化2024-09-08 10:42:56
看完了有一种“呀,原来咱会拍电影啊!呀,原来咱有正常人啊!呀,原来这世界没有疯啊!”的错愕,这才想起那些最简单温暖的常情常理竟已卑微如斯
唐小万2024-09-16 01:04:21
总得从比尔1号身上学到点什么,他回家后果断移民找新的工作,全家都有幽默感,90多岁说着“I live for the future”…
crdsa2024-06-14 12:55:57
2024SIFF的第一场电影,起点实在有点高。 电影的起点是2005年韩寒在东极岛拍摄电影,随队拍摄的方励在当地听说了里斯本丸的故事。凭借好奇心和一追到底的勇气,才成就了这部翻开尘封历史的记录电影。 当历史亲历者(家属)在80年后再次口述这些历史时,依然让人动容。这不是一部刻意去感动观众的电影,而是让观众亲自打开已经变淡到快要难以辨别的历史,并且用放大镜尝试找到线索,尽可能的拼凑完整的考古体验电影。
马里扬泊列的树2024-09-17 16:57:31
有中国的善良,有英国的感谢,有美国的道歉,有导演的救赎,唯缺日本的认罪,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反战纪录片。
非著名咖啡兔2024-06-14 23:21:11
有幸看了今年上影节的第一部片子,该说点什么呢,确实感触良多。
庆幸这段历史得以示众,震惊主创团队跋山涉水这么多年采访到了英国战俘/日本船长/美国舰长的后代,感叹人类求生欲望的强大,以及回归生活,那位幸存的老爷子说,I live for the future.
全方位的历史,很客观,很无奈。个体的人在大环境中,没有话语权的。
整体剪辑节奏很棒,子弹射穿那段的动画效果很喜欢,两段歌声很触动人。
真好啊,有赤诚的人在我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的时候,在坚持记录这样的故事。
真希望这部片子能被更多人看见啊!
谢谢你们的鱼2024-09-06 19:33:48
看的感觉就是,哦,我知道了。看20分钟和看120分钟对我来说毫无区别。创作者从头到尾都在强调这段历史和牺牲的人需要被记住,确实是略显一厢情愿,尤其是在大街上问路人知不知道里斯本丸,非常刻意,和去上海街上问知不知道太平轮一样。至于海报上写的“揭开历史真相”,我确实不知道解开了什么真相。不过我觉得,影片鸡肋感的原因可能和叙述者的态度有关,不像《二十二》或者《他们已不再变老》,是一种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或者对于父辈苦难的重现,我看不到背后真正的情感动机,所以从头到尾都无法进入这段历史,也无法在这个历史事件中找到被如此讲述的必要性,对于《东极岛》也是更不想看了。
喝绿豆沙打豆豆2024-09-16 21:52:20
最后老兵的那段话说的太好了,“战争是最无耻丑陋的勾当。但我不会活在过去,我要为未来而活!”
20个小明≯2024-09-01 23:20:50
上影节没来得及看,难怪开票秒空。作为纪录片观赏性极佳,内容足够精彩让人无暇分心!这个故事太适合拍成剧情片了,已经在脑补高潮情节画面,此乃彰显大国电影工业实力绝佳题材(doge,搞好了又是一波价值观强势输出,这不比《太平轮》值得拍的多…
melting sugar2024-09-10 00:33:48
映后环节,努力举高手问了方励老师一个问题,核心围绕“您有预设过为下一个项目马航370付出多久的时间吗?”方老师的回答是“有生之年。”他说他要验证自己的想法,验证自己的好奇心。方老师今年71了,祝方老师健康长长久久!
Rhapsodes2024-09-14 16:41:04
尽管东极岛的渔民在最后半小时抵达现场如神兵天降,但本片显然是一个以驻港英军战俘为绝对主导视角的欧洲故事。于是乎,我辈在感动之余,亦不能不惊叹于中国在本片中的微妙地位:一方面,它似乎仍然延续了某种“无地自容”的尴尬,正如《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和《八佰》均难以在二战记忆中确立一种中国的主体位置,不得不频繁地借由他者的目光来回望这段历史(戴锦华语);一方面,它又如此成功、如此娴熟地以第三方身份(何其古怪的立场!)组织起这样一场盛大的、基于人道主义与世界主义的记忆回收仪式,并最终承担起了调停斡旋与祭奠司仪之职——而后者,恰是今日中国开始尝试在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cosito2024-09-10 14:56:29
这部影片居然才用了方励搜集资料的百分之二十,目前的呈现已经非常丰富,全程没有一分钟感到枯燥,完全被片中流露的真情打动,也被展现的历史真相震撼,很好奇那百分之八十是哪方面的内容, 希望有机会看到。
托尼饿得快2023-08-26 17:11:08
研究做得真的很细,故事拼得也好,把方的视角放得如此重要一开始觉得有点奇怪,但他好像的确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FI 船员家属场](p.s: 莉莉真棒!)
渡桢2024-09-13 21:13:37
且不谈影片的叙事、剪辑等技术,光是能够跳脱中国本土的故事叙述视角,讲述国际性的历史事件,把中国渔民救人简化,着重事件还原,以及幸存者和遇难者的幕后故事,评分就值得上一个台阶。这种出自本能对历史的挖掘和记录,以及关注人的故事,是拍纪录片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对于遭遇事件的后代而言,和那些救人的渔民一样,方励也做了一次善良的壮举。
沙漠仙人掌一号2024-09-08 20:44:02
“我爱上了一个中国女孩,我会和她在圣诞节结婚。”
“把他的补偿给他的妈妈和妹妹吧”
beanoboy2024-09-15 15:28:52
有一个细节就说明导演厉害之处: 因为正规渠道找不到里斯本丸号船长的家,一般人可能就放弃这条线了,导演说了句那就找侦探社吧,最终找到了船长的儿女。
徐若风2024-09-11 23:03:45
感动到无以复加,和预期截然不同。看前以为会是歌颂中国渔民的人性光辉、民族大义为主视角,其实只占15%不到。绝大部分时间,都徘徊在英军战俘痛苦、绝望的生存体验,他们对亲人的遗憾,幸存者的战后创伤,以及后人的纪念与追思之情。我仿佛沉浸地感受了上百次的生离死别,那份冲击力逐渐叠加,一点点渗入人心,真的很厚重。方励的多重跨界身份(地质勘探学者、电影人、采访者、营销传播人),被巧妙转化为引导观众的路标——不仅在现实中定位了沉船的位置,也在片中重现了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共同交织出英美日中四国相关人士的繁复视角。最动人的一幕就是最后白发苍苍的英国老人们来到中国东极岛,为他们未谋面几次的父亲悼念。800多个年轻人的亡魂,葬在这片海域之下,不容遗忘。
五色全味2024-09-11 18:50:15
製作還是認真的,但用一個中國人的pov講述英國戰俘的故事,我找不到情感動機,也沒看到什麼特別的角度,觀感很怪異:人物眾多,但所有人幾乎又很散亂,感覺都是面目模糊的,遠遠不及敘述者方勵的「戲」多。中段用動畫呈現沉船前後的漫長過程令人很難進入,時不時的設計感又讓人有種隱約的不適。
张小晗2024-09-06 20:07:31
中规中矩,与我而言比较大的缺点在于方励本人的感慨性陈述与表达过多,他表达的再多都抵不上用墨镜珍藏的相片一丝一毫。
Conspiracy2024-09-12 11:06:38
有很多不解,一是导演的出发点,侵华的日军和保卫香港殖民地的英军,被美军击沉,中方不过是恶虎分食之物罢了,不是很理解导演要把这段故事讲出来的执念,相比于大爱大义,我更愿意相信是用不错的素材搏一个国际名声。二是叙事的客观性,一共1800多个战俘,幸存900多,中国渔民救了300多,省略的大部分是日军救援的么,为了肯定中国平民的善举导演有没有避重就轻呢
夏莚(diluc’s2024-09-16 21:16:16
其实最让我难受的一点是这里面的两位里斯本丸亲历者和东极岛救人的老爷爷都在疫情期间(两个2020一个2021)去世了。历史在滚滚前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
学不会也不知道2024-06-14 14:41:26
纪录片真是个小世界啊 太好的片子,让我想起了《六人》 ,什么时候我自己也能拍出来这样的片子呢
阿瞢2024-09-22 16:17:31
谁能想到《后会无期》这个烂片的最大意义,是让方励导演听闻了里斯本丸的故事。一些润物细无声式的反战宣传和人性光辉。PS 不要在重感冒的时候看这个片子,下场是在电影院用光了半包抽纸
沛韦2024-09-19 20:55:30
晚上方励来北大映后分享,说片里根据粤语音译的梁素琴,其实是闽南语念的梁秀金(有爱称Goldie),据此找到了梁的后人,前天两家后人终于视频连线上了。整个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在英国登报寻人后,共收到两百四十个战俘家庭的来信,目前还有一半未采访,方励在组建团队继续完成这个事情,并且已经注册了虚拟数字纪念馆,将来会将这些资料开放共享。真是功德无量。
乔峰2024-09-15 14:31:49
说一万次:不理解那些鼓吹战争的人到底是什么物种。
战争带给普通人的只有无尽的恐惧,亲人的死去,并且尸骨无存。而活下来的人,余生都在对抗战争的阴影。
你以为你逃得脱?
郡之所向骑之所2024-09-15 12:56:24
讲到很多陌生船只来的时候,我猜总不能是中国人吧,那可是1941年啊。但是,淳朴的中国渔民伸手微笑说hello 那一幕一出来,完全绷不住了。在冒着极大被日军屠杀的风险时刻还能到海边营救英军战俘,中国人是什么天使啊
愿世界和平
胤祥2024-06-14 23:53:31
#10435. #26th SIFF# 方励老师首执导筒就搞了这么难一个项目,事件确实非常厉害,行为本身也非常值得敬佩;不过作为纪录片技法上确实还是比较平常(动画部分真的……),方励作为导演全片现身完成英、美、日、中四方视角,并把拍摄过程放进影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法问题,但更重要地是解决了事件本身中国人出场太晚(影片最后半小时)这个特别大的问题(把悬念从“里斯本丸上发生了什么”转换为“为什么这个中国人如此执着”是本片最明智的一个选择)。英国人部分的叙述听上去其实更接近于《桂河大桥》,也有同题材故事片正在开发,好奇剧情片会怎么拍。
门门。2024-09-15 20:59:40
导演+1星,希望这个世界最终还是理想主义者赢。
女神的秋裤2024-09-07 18:03:36
去看吧,他们已经不在了。全方位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看完才会知道“全部基于历史”这几个字的分量。往返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寻找当事人及时后人。从残留的录音、信件、照片中拼凑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详实、精彩,情绪饱满。既让人瞥见人间地狱,又让人看到人性的光辉。既有求生的挣扎,也有面对死亡的无畏。更多的,是一位位后人,跨越历史,拂去记忆的灰尘,让这段历史永远刻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
点虫虫2024-09-05 21:41:44
路演场。姿态是乖巧的、多方陈述的、严丝合缝的,于是生成肉眼可见臃肿的编排痕迹,关于音乐是如何进入并淡出/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笑;动画媒介之于“复原”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本身的作用是灾难级别,所呈现廉价感完全消解乃至减损严肃史观的特征。尤其不喜欢垮塌的第三幕,涌动的民族主义、人文史观与叙事相互撞击纠缠,几处告慰/悼亡谄媚的设计性溢出银幕。故事与历史当然具有压倒性,但重要的实际远不止如此。
猫猫2024-09-08 23:54:48
看之前在想,为什么是一个中国人执着追求一段与英国战俘有关的历史。看完后明白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由那些不可磨灭的历史组成,不仅仅是反战的意义,更是生命的意义。那些只言片语下记录的片刻,哪怕只对一个人产生意义,都很有意义,更何况那些片段对很多人都很意义。我会想起泰坦尼克号里坚持到最后一刻的船长,和保护妇女儿童的大副。就像这部电影里保护士兵的上校一样。他会说“要想一个英国人一样死去”。也像那个带上军帽的战士一样“如果一定要去见上帝我希望我能整整齐齐”。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展现出勇气也是一种意义。要感谢这个导演,追溯历史就像让他们重新活了一遍一样,那些关于爱情的碎片,亲人的回忆,来自中国渔民的救援,以及存在过的证明,真的很有意义。
哈哈哈哈哈哈哈2024-09-06 23:02:48
“再见了父亲 再见了海底那些年轻人 你们永不会老去 永不为耄耋所困 也永不为残年所难”。想知道那位香港女孩素琴后来怎么样了
钱包你瘦了2024-10-01 10:31:34
才知道原来方励老师并非单纯是个电影人,还是一位海洋勘测行业的大佬。百度百科如是说:方励做《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电影用了八年时间,花光了所有的钱,疫情期间他的几个科技公司都不赚钱,资金链断裂,他卖了所有房产,现在借住在别人家里。方励说:‘钱就是用来花的,不用来挥霍有啥价值。生命太短了,一转眼就过完,什么才是最大的成功?你每天都是快乐的,遇到对的人,做有趣的事儿。’接下来,他将搜寻马航370,这事儿已经谋划三年了。
Ocap2024-09-15 16:17:34
翔实、朴素的人本主义电影。戏内外多样的政治语境恰恰构成了表达的一部分,反衬着这种诉求和情感的极简。所以再繁复的表象都不影响它朴素的本质,一如那束让我们逐渐看清林阿根脸庞的阳光,两位幸存者的口述里没有被剪掉的停顿,以及方励自己一步步靠近海岸的身体。同时,借由某种追责本能的驱动与结构,它在最终表达上也与“主旋律”概念形成对话,指明真正的主旋律是众人的旋律,而不是国家意志的旋律;错的不是任何战争中的个体,是发动战争的行为本身。这非常简单,非常重复,也非常必要。以一个看似局限的个人视角(好奇心、电影制作的功利嗅觉)切入,却展现了华语片罕见的格局和胸怀(根植于人本立场,且不归罪于任何具体对象,情绪即表达)。属于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功德之作。
曹雨田2024-09-30 07:08:25
真正好的战争电影,不是激起对参战某一方的痛恨,而是激起对战争本身的反思。
杀青散没有解药2024-09-10 21:23:50
那个幸存者老哥的态度“我不看过去,我只看向未来”,在经历非人劫难后依然能幽默笑对人生,真的肃然起敬。
貓小三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先生2024-09-19 18:14:46
如果电影院不放这样的影片,该放什么影片呢。除了真实的力量,美术很好,提升了整个片子的质感因为在小县城看,包场了,包场除了我说声音太大给我们调小了音量,还因为错过片头让影院给我们重新播放。我和朋友可能是本县唯二看的俩人,感谢影院排片。
山下猫2024-09-24 14:08:35
三维的情景复现从技术到叙事上都是败笔,手法破碎,但讲述本身有意义。对于勘探没有过分渲染,但仅以民资身份做这个就很不可思议。Musk上太空方励史海钩沉皆是星辰大海。在三年之前抢救性地采访到当事人。对于战争只有厌恶的情绪才是对的,反战教育最易被拥战利用。渔民出现后日方担心被人知道所以施救,感觉不是很make sense,但本片日方的资料甚少,请了战争教授也只是负责提供一个假设性的答案。被救的英军被收留在天后庙,宗教避难所。有些影像资料来自于地方电视台,“自己”最当跳出“习以为常”,保留珍贵记忆。还看到凤凰的资料,以前看过凤凰很多不错的海外华人纪录片,db已删。难得提到了“创伤”,which东亚几乎没有的东西,底层情绪恰恰来源于这种规避态度。渔民救下380人,那剩下幸存的600人又是怎样获救?
500 miles2024-09-07 20:39:16
《里斯本丸沉没》让我想起了看过的同类型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有一句台词印象深刻:“多一个人见证,真相就多一份意义。”本片完全基于历史事实,二战期间,一艘名叫里斯本丸的日本战舰从香港拉了一千多名英国战俘运往日本,在中国东极岛附近被驻守的美军用鱼雷击中,日军防止战俘逃跑用木板和帆布钉死甲板,等同于惨绝人寰的谋杀。英国士兵在绝望关头奋力逃出生天,甚至还要面临日军的扫射,最终在中国渔民的帮助下才有了一丝生还希望。导演方励就是纪录了这个故事,辗转英、美、中、日各个国家,找寻里斯本丸生还者后代,还原历史真相。这个年代,还有这样认真的主创团队,去电影院支持一下吧!
小M2024-09-26 09:55:09
一想到还有方励这样的人在这么纷乱的世界里做这样一件纯粹的事情,就觉得这世界还有好。近期的电影院最佳,甚至是这几年的最佳。推荐
幸福的林克2024-09-07 14:29:24
院线支持一下,但无法尬吹,感觉像是拍给英国人看的大型国际寻亲节目。
glow2024-09-12 19:43:54
我2024年度最佳。导演为了拍这部纪录片,耗的心力财力劳力是我不敢想象的。从电影开始五分钟就在哭,一直哭到结束,影院总共就三个人,都在哭。导演没有煽情,也没有刻意的引导,也没有讲述宏大叙事,只是一段一段记录的来自这些士兵后代们的回忆和怀念,就足够令人动容,纪录片拍摄的时候仅有两名里斯本丸上的士兵活着,已近百岁,而参与救助的中国舟山渔民也仅剩一人,已经94岁了(纪录片上映的时候他们已经去世)如果导演不拍这部纪录片,那么这些士兵的故事讲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不会被提及,好电影,强推。希望在海外也能上映。
对方正在输入2024-09-08 13:36:32
30 13' 44.42N 122° 45' 31.14" E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坐标,感谢方励导演抢救了一段历史。
里斯本丸沉没豆瓣热评
AnhuireN2024-09-06 20:47:34
13岁时,他父亲出海再也没有回来,也是死在了海上。所以他15岁时,看到了落水的英国人,想也没想就冲去救人了。
笑2024-09-13 19:46:44
评论里有个人说看20分钟和120分钟没有任何区别的人真的很冷漠 能把这么多年前这段历史还原清楚 给所有遇难者的家属一个交代 然后让我们这些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普及这段历史事件 他是纪录片 也更是写实的电影 怎么不算有诚意呢?
nIfZTFA2024-06-15 15:43:17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是那些奋不顾身,舍命去拯救盟军战俘的渔民们,他们不分敌我,只知道有人在海上遇难了就要去就,这种最朴素的大义和人道主义精神最动人。
Agent阿神2024-09-01 22:21:56
卡斯伯特森真是一个有气节的军人,战俘逃命时,维持现场秩序,照顾白喉病患,跳海前特意把军帽戴好,因为要“穿戴整齐去见上帝”,相貌英俊竟然是他最微不足道的优点
乌头白2024-09-10 01:34:40
“活下来的人并没有真正活着,在很久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点。”
吴炎垚2024-09-12 07:57:13
幸好不是所有影视从业者都对创作充满了算计、迎合、讨好、谄媚。这是属于理想主义者的胜利
モノノ怪2024-06-30 22:04:44
伟大的作品。《二十二》的立意,《泰坦尼克号》的展开,《敦克尔克》的收尾,感谢方励打捞起一个即将被遗忘的故事,拍摄这个纪录片本身已经足够了不起——“本故事完全基于事实”。
一只麦麦2024-03-08 22:22:09
大量史料搜集、实地调查、走访对话、模拟动画被有序组织到一起,做了整整七年,作为纪录片来讲非常扎实了,看到后面还是蛮感动的,有人都看哭了。诠释了历史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每一个死亡人数背后都是很多家人朋友的永久性伤痛,片中精选出的故事、讲述都很让人唏嘘,比如眼镜片里的照片、大哥写给小弟的信、英国士兵和中国女孩的爱情、报纸上的全家同框照片、逃离地狱一样的货舱、抚慰临死战友几天后感染身亡的善良人等等,揭开连亲历者后代都不曾知晓的历史瞬间。影片风格也从最开始的冷静纪录到后面越来越感性,和方励的个人特质融合到了一起。另一种思路的“中国故事”输出。
连城易脆2024-09-07 10:05:07
“钱是个资源,资源只有消耗在有意义的事上,它才有价值!” 所以方励作为一名电影人更作为一名地球物理学家,愿意倾家荡产去把“一艘船消失在海底”的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就特别令人敬重! 而且实实在在地找到了沉没的里斯本丸号,为历史留下了一个无法磨灭的坐标!更找到了3名事件的亲历者和数百名英军战俘的后代,用口述历史的方式给二战日军的暴行、中国渔民的善良以及那场灾难做了注脚。 只是,从中国观众的视角出发,本片的叙事重心基本都在英军战俘身上,中国东极岛渔民的部分出现得太晚且篇幅比较少,且用了不少之前凤凰卫视和当地电视台的过往素材,新挖掘的部分太少了。 当然,片尾战俘后代们重聚东极岛,纪念自己的父亲,并去沉没地点的海面上寄托哀思的确令人泪目。对比日本方面的托词和狡辩,凸显了抢救历史的意义。
Nowaysis2023-08-16 07:10:31
8月15日伦敦BFI点映,其实是第一次放映,观众主要是里斯本丸死难者、幸存者家属,包括出现在电影中的人们,很多人感动落泪。全片制作精良,完成度很高,用实地探访、采访幸存者及死难者家属、动画等方式还原这段尘封的历史。详细了解整个事件的过程之后,愈加感到生命的脆弱、侵略者的残暴、和平的来之不易!感谢方励、范铭、Brian Finch以及所有参与制作者,用不懈的努力把这段历史搬上银幕。希望这部深深触及人性的历史纪录片能够尽快大规模上映!强烈推荐给所有人!
yoana2024-05-31 22:29:54
里斯本丸的历史被看见了,南石头大屠杀的揭露还会远吗?法西斯的罪行永远无法让幸存者及其亲人释怀,每个时代都永远呼唤和平与爱。
违章的蝉蜕2024-09-10 20:43:49
他们以英国人的体面赴死,以中国人的希望过活,以日本人的头脑健忘,以美国人的自由回想。漂浮的尸首,漂浮的岛。漂浮的弹匣,漂浮的礁。漂浮的甲板,漂浮的牢。漂浮的渔船,漂浮的庙。战俘和倭寇拼盘,神性与兽性刺身。里斯本丸沉没,哪能沉默。
豆友0236181352024-09-08 11:28:13
追问日本战争史研究专家的那一幕讽刺至极,至今还在为暴行辩护。
大奇特(Grinch)2024-09-01 21:20:07
大老方做纪录片,注重技术逻辑,简直是科技考古。在历史的节点抓住历史的尾巴,把历史留住了,甚至连沉船位置都找到了,这已经超越了纪录片的范畴。托尼班纳负责历史,详尽的调研落在纸上;方励负责人文,以情动人落在影像中。通过找船—找人—还原历史的线索有序推进,从三方视角把历史一点点拼凑出来,确保了多维度的考量。在影像和声音的运用上,如何结合、怎样结合做了周到合理的考虑,动画的呈现方式也是配套的——流动的自然景与插画式的人物群像融合,具有历史的穿透力,又不干扰观众的听觉体验。看到动画中士兵的绝唱和真实记录的后人的影像,很难不为之动容。
芹姨沉迷小渤九2024-06-14 17:58:13
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的第一部影片《里斯本丸沉没》,劲儿很大!没想到电影和原创团队都来了,甚至还有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遇难者家属等),和一些幕后团队。 年纪大了,爱上看纪录片,亲人真正的离世是所有的人都不记得他了,片子没有故意煽情,片子里有位受到虐待的战俘老爷子谈吐很风趣,对他的那句“I don't live in the past,I live for future”印象深刻,导演方励(p3左一)也很实在的讲述故事,台上很激动,看得出想和观众分享很多幕后故事。影片甚至用动画重现了一些悲剧场面,对于听得懂部分日语的我来说更是多一重感受,很令人动容的纪录片,反复感叹和平来之不易。中国人民为了和平安定拼搏了很多年,吾辈要珍惜,不能忘记历史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沈枯燥在搞文化2024-09-08 10:42:56
看完了有一种“呀,原来咱会拍电影啊!呀,原来咱有正常人啊!呀,原来这世界没有疯啊!”的错愕,这才想起那些最简单温暖的常情常理竟已卑微如斯
唐小万2024-09-16 01:04:21
总得从比尔1号身上学到点什么,他回家后果断移民找新的工作,全家都有幽默感,90多岁说着“I live for the future”…
crdsa2024-06-14 12:55:57
2024SIFF的第一场电影,起点实在有点高。 电影的起点是2005年韩寒在东极岛拍摄电影,随队拍摄的方励在当地听说了里斯本丸的故事。凭借好奇心和一追到底的勇气,才成就了这部翻开尘封历史的记录电影。 当历史亲历者(家属)在80年后再次口述这些历史时,依然让人动容。这不是一部刻意去感动观众的电影,而是让观众亲自打开已经变淡到快要难以辨别的历史,并且用放大镜尝试找到线索,尽可能的拼凑完整的考古体验电影。
马里扬泊列的树2024-09-17 16:57:31
有中国的善良,有英国的感谢,有美国的道歉,有导演的救赎,唯缺日本的认罪,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反战纪录片。
非著名咖啡兔2024-06-14 23:21:11
有幸看了今年上影节的第一部片子,该说点什么呢,确实感触良多。 庆幸这段历史得以示众,震惊主创团队跋山涉水这么多年采访到了英国战俘/日本船长/美国舰长的后代,感叹人类求生欲望的强大,以及回归生活,那位幸存的老爷子说,I live for the future. 全方位的历史,很客观,很无奈。个体的人在大环境中,没有话语权的。 整体剪辑节奏很棒,子弹射穿那段的动画效果很喜欢,两段歌声很触动人。 真好啊,有赤诚的人在我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的时候,在坚持记录这样的故事。 真希望这部片子能被更多人看见啊!
谢谢你们的鱼2024-09-06 19:33:48
看的感觉就是,哦,我知道了。看20分钟和看120分钟对我来说毫无区别。创作者从头到尾都在强调这段历史和牺牲的人需要被记住,确实是略显一厢情愿,尤其是在大街上问路人知不知道里斯本丸,非常刻意,和去上海街上问知不知道太平轮一样。至于海报上写的“揭开历史真相”,我确实不知道解开了什么真相。不过我觉得,影片鸡肋感的原因可能和叙述者的态度有关,不像《二十二》或者《他们已不再变老》,是一种对于特殊群体的关注或者对于父辈苦难的重现,我看不到背后真正的情感动机,所以从头到尾都无法进入这段历史,也无法在这个历史事件中找到被如此讲述的必要性,对于《东极岛》也是更不想看了。
喝绿豆沙打豆豆2024-09-16 21:52:20
最后老兵的那段话说的太好了,“战争是最无耻丑陋的勾当。但我不会活在过去,我要为未来而活!”
20个小明≯2024-09-01 23:20:50
上影节没来得及看,难怪开票秒空。作为纪录片观赏性极佳,内容足够精彩让人无暇分心!这个故事太适合拍成剧情片了,已经在脑补高潮情节画面,此乃彰显大国电影工业实力绝佳题材(doge,搞好了又是一波价值观强势输出,这不比《太平轮》值得拍的多…
melting sugar2024-09-10 00:33:48
映后环节,努力举高手问了方励老师一个问题,核心围绕“您有预设过为下一个项目马航370付出多久的时间吗?”方老师的回答是“有生之年。”他说他要验证自己的想法,验证自己的好奇心。方老师今年71了,祝方老师健康长长久久!
Rhapsodes2024-09-14 16:41:04
尽管东极岛的渔民在最后半小时抵达现场如神兵天降,但本片显然是一个以驻港英军战俘为绝对主导视角的欧洲故事。于是乎,我辈在感动之余,亦不能不惊叹于中国在本片中的微妙地位:一方面,它似乎仍然延续了某种“无地自容”的尴尬,正如《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和《八佰》均难以在二战记忆中确立一种中国的主体位置,不得不频繁地借由他者的目光来回望这段历史(戴锦华语);一方面,它又如此成功、如此娴熟地以第三方身份(何其古怪的立场!)组织起这样一场盛大的、基于人道主义与世界主义的记忆回收仪式,并最终承担起了调停斡旋与祭奠司仪之职——而后者,恰是今日中国开始尝试在国际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cosito2024-09-10 14:56:29
这部影片居然才用了方励搜集资料的百分之二十,目前的呈现已经非常丰富,全程没有一分钟感到枯燥,完全被片中流露的真情打动,也被展现的历史真相震撼,很好奇那百分之八十是哪方面的内容, 希望有机会看到。
托尼饿得快2023-08-26 17:11:08
研究做得真的很细,故事拼得也好,把方的视角放得如此重要一开始觉得有点奇怪,但他好像的确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BFI 船员家属场](p.s: 莉莉真棒!)
渡桢2024-09-13 21:13:37
且不谈影片的叙事、剪辑等技术,光是能够跳脱中国本土的故事叙述视角,讲述国际性的历史事件,把中国渔民救人简化,着重事件还原,以及幸存者和遇难者的幕后故事,评分就值得上一个台阶。这种出自本能对历史的挖掘和记录,以及关注人的故事,是拍纪录片最重要的意义之一。对于遭遇事件的后代而言,和那些救人的渔民一样,方励也做了一次善良的壮举。
沙漠仙人掌一号2024-09-08 20:44:02
“我爱上了一个中国女孩,我会和她在圣诞节结婚。” “把他的补偿给他的妈妈和妹妹吧”
beanoboy2024-09-15 15:28:52
有一个细节就说明导演厉害之处: 因为正规渠道找不到里斯本丸号船长的家,一般人可能就放弃这条线了,导演说了句那就找侦探社吧,最终找到了船长的儿女。
徐若风2024-09-11 23:03:45
感动到无以复加,和预期截然不同。看前以为会是歌颂中国渔民的人性光辉、民族大义为主视角,其实只占15%不到。绝大部分时间,都徘徊在英军战俘痛苦、绝望的生存体验,他们对亲人的遗憾,幸存者的战后创伤,以及后人的纪念与追思之情。我仿佛沉浸地感受了上百次的生离死别,那份冲击力逐渐叠加,一点点渗入人心,真的很厚重。方励的多重跨界身份(地质勘探学者、电影人、采访者、营销传播人),被巧妙转化为引导观众的路标——不仅在现实中定位了沉船的位置,也在片中重现了这段被遗忘的历史,共同交织出英美日中四国相关人士的繁复视角。最动人的一幕就是最后白发苍苍的英国老人们来到中国东极岛,为他们未谋面几次的父亲悼念。800多个年轻人的亡魂,葬在这片海域之下,不容遗忘。
五色全味2024-09-11 18:50:15
製作還是認真的,但用一個中國人的pov講述英國戰俘的故事,我找不到情感動機,也沒看到什麼特別的角度,觀感很怪異:人物眾多,但所有人幾乎又很散亂,感覺都是面目模糊的,遠遠不及敘述者方勵的「戲」多。中段用動畫呈現沉船前後的漫長過程令人很難進入,時不時的設計感又讓人有種隱約的不適。
张小晗2024-09-06 20:07:31
中规中矩,与我而言比较大的缺点在于方励本人的感慨性陈述与表达过多,他表达的再多都抵不上用墨镜珍藏的相片一丝一毫。
Conspiracy2024-09-12 11:06:38
有很多不解,一是导演的出发点,侵华的日军和保卫香港殖民地的英军,被美军击沉,中方不过是恶虎分食之物罢了,不是很理解导演要把这段故事讲出来的执念,相比于大爱大义,我更愿意相信是用不错的素材搏一个国际名声。二是叙事的客观性,一共1800多个战俘,幸存900多,中国渔民救了300多,省略的大部分是日军救援的么,为了肯定中国平民的善举导演有没有避重就轻呢
夏莚(diluc’s2024-09-16 21:16:16
其实最让我难受的一点是这里面的两位里斯本丸亲历者和东极岛救人的老爷爷都在疫情期间(两个2020一个2021)去世了。历史在滚滚前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
学不会也不知道2024-06-14 14:41:26
纪录片真是个小世界啊 太好的片子,让我想起了《六人》 ,什么时候我自己也能拍出来这样的片子呢
阿瞢2024-09-22 16:17:31
谁能想到《后会无期》这个烂片的最大意义,是让方励导演听闻了里斯本丸的故事。一些润物细无声式的反战宣传和人性光辉。PS 不要在重感冒的时候看这个片子,下场是在电影院用光了半包抽纸
沛韦2024-09-19 20:55:30
晚上方励来北大映后分享,说片里根据粤语音译的梁素琴,其实是闽南语念的梁秀金(有爱称Goldie),据此找到了梁的后人,前天两家后人终于视频连线上了。整个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在英国登报寻人后,共收到两百四十个战俘家庭的来信,目前还有一半未采访,方励在组建团队继续完成这个事情,并且已经注册了虚拟数字纪念馆,将来会将这些资料开放共享。真是功德无量。
乔峰2024-09-15 14:31:49
说一万次:不理解那些鼓吹战争的人到底是什么物种。 战争带给普通人的只有无尽的恐惧,亲人的死去,并且尸骨无存。而活下来的人,余生都在对抗战争的阴影。 你以为你逃得脱?
郡之所向骑之所2024-09-15 12:56:24
讲到很多陌生船只来的时候,我猜总不能是中国人吧,那可是1941年啊。但是,淳朴的中国渔民伸手微笑说hello 那一幕一出来,完全绷不住了。在冒着极大被日军屠杀的风险时刻还能到海边营救英军战俘,中国人是什么天使啊 愿世界和平
胤祥2024-06-14 23:53:31
#10435. #26th SIFF# 方励老师首执导筒就搞了这么难一个项目,事件确实非常厉害,行为本身也非常值得敬佩;不过作为纪录片技法上确实还是比较平常(动画部分真的……),方励作为导演全片现身完成英、美、日、中四方视角,并把拍摄过程放进影片,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技法问题,但更重要地是解决了事件本身中国人出场太晚(影片最后半小时)这个特别大的问题(把悬念从“里斯本丸上发生了什么”转换为“为什么这个中国人如此执着”是本片最明智的一个选择)。英国人部分的叙述听上去其实更接近于《桂河大桥》,也有同题材故事片正在开发,好奇剧情片会怎么拍。
门门。2024-09-15 20:59:40
导演+1星,希望这个世界最终还是理想主义者赢。
女神的秋裤2024-09-07 18:03:36
去看吧,他们已经不在了。全方位制作精良的纪录片。看完才会知道“全部基于历史”这几个字的分量。往返中国、英国、美国、日本寻找当事人及时后人。从残留的录音、信件、照片中拼凑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容详实、精彩,情绪饱满。既让人瞥见人间地狱,又让人看到人性的光辉。既有求生的挣扎,也有面对死亡的无畏。更多的,是一位位后人,跨越历史,拂去记忆的灰尘,让这段历史永远刻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
点虫虫2024-09-05 21:41:44
路演场。姿态是乖巧的、多方陈述的、严丝合缝的,于是生成肉眼可见臃肿的编排痕迹,关于音乐是如何进入并淡出/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笑;动画媒介之于“复原”里斯本丸沉船事件本身的作用是灾难级别,所呈现廉价感完全消解乃至减损严肃史观的特征。尤其不喜欢垮塌的第三幕,涌动的民族主义、人文史观与叙事相互撞击纠缠,几处告慰/悼亡谄媚的设计性溢出银幕。故事与历史当然具有压倒性,但重要的实际远不止如此。
猫猫2024-09-08 23:54:48
看之前在想,为什么是一个中国人执着追求一段与英国战俘有关的历史。看完后明白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由那些不可磨灭的历史组成,不仅仅是反战的意义,更是生命的意义。那些只言片语下记录的片刻,哪怕只对一个人产生意义,都很有意义,更何况那些片段对很多人都很意义。我会想起泰坦尼克号里坚持到最后一刻的船长,和保护妇女儿童的大副。就像这部电影里保护士兵的上校一样。他会说“要想一个英国人一样死去”。也像那个带上军帽的战士一样“如果一定要去见上帝我希望我能整整齐齐”。在生命最后的时刻展现出勇气也是一种意义。要感谢这个导演,追溯历史就像让他们重新活了一遍一样,那些关于爱情的碎片,亲人的回忆,来自中国渔民的救援,以及存在过的证明,真的很有意义。
哈哈哈哈哈哈哈2024-09-06 23:02:48
“再见了父亲 再见了海底那些年轻人 你们永不会老去 永不为耄耋所困 也永不为残年所难”。想知道那位香港女孩素琴后来怎么样了
钱包你瘦了2024-10-01 10:31:34
才知道原来方励老师并非单纯是个电影人,还是一位海洋勘测行业的大佬。百度百科如是说:方励做《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电影用了八年时间,花光了所有的钱,疫情期间他的几个科技公司都不赚钱,资金链断裂,他卖了所有房产,现在借住在别人家里。方励说:‘钱就是用来花的,不用来挥霍有啥价值。生命太短了,一转眼就过完,什么才是最大的成功?你每天都是快乐的,遇到对的人,做有趣的事儿。’接下来,他将搜寻马航370,这事儿已经谋划三年了。
Ocap2024-09-15 16:17:34
翔实、朴素的人本主义电影。戏内外多样的政治语境恰恰构成了表达的一部分,反衬着这种诉求和情感的极简。所以再繁复的表象都不影响它朴素的本质,一如那束让我们逐渐看清林阿根脸庞的阳光,两位幸存者的口述里没有被剪掉的停顿,以及方励自己一步步靠近海岸的身体。同时,借由某种追责本能的驱动与结构,它在最终表达上也与“主旋律”概念形成对话,指明真正的主旋律是众人的旋律,而不是国家意志的旋律;错的不是任何战争中的个体,是发动战争的行为本身。这非常简单,非常重复,也非常必要。以一个看似局限的个人视角(好奇心、电影制作的功利嗅觉)切入,却展现了华语片罕见的格局和胸怀(根植于人本立场,且不归罪于任何具体对象,情绪即表达)。属于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功德之作。
曹雨田2024-09-30 07:08:25
真正好的战争电影,不是激起对参战某一方的痛恨,而是激起对战争本身的反思。
杀青散没有解药2024-09-10 21:23:50
那个幸存者老哥的态度“我不看过去,我只看向未来”,在经历非人劫难后依然能幽默笑对人生,真的肃然起敬。
貓小三的意思其實是如果先生2024-09-19 18:14:46
如果电影院不放这样的影片,该放什么影片呢。除了真实的力量,美术很好,提升了整个片子的质感因为在小县城看,包场了,包场除了我说声音太大给我们调小了音量,还因为错过片头让影院给我们重新播放。我和朋友可能是本县唯二看的俩人,感谢影院排片。
山下猫2024-09-24 14:08:35
三维的情景复现从技术到叙事上都是败笔,手法破碎,但讲述本身有意义。对于勘探没有过分渲染,但仅以民资身份做这个就很不可思议。Musk上太空方励史海钩沉皆是星辰大海。在三年之前抢救性地采访到当事人。对于战争只有厌恶的情绪才是对的,反战教育最易被拥战利用。渔民出现后日方担心被人知道所以施救,感觉不是很make sense,但本片日方的资料甚少,请了战争教授也只是负责提供一个假设性的答案。被救的英军被收留在天后庙,宗教避难所。有些影像资料来自于地方电视台,“自己”最当跳出“习以为常”,保留珍贵记忆。还看到凤凰的资料,以前看过凤凰很多不错的海外华人纪录片,db已删。难得提到了“创伤”,which东亚几乎没有的东西,底层情绪恰恰来源于这种规避态度。渔民救下380人,那剩下幸存的600人又是怎样获救?
500 miles2024-09-07 20:39:16
《里斯本丸沉没》让我想起了看过的同类型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有一句台词印象深刻:“多一个人见证,真相就多一份意义。”本片完全基于历史事实,二战期间,一艘名叫里斯本丸的日本战舰从香港拉了一千多名英国战俘运往日本,在中国东极岛附近被驻守的美军用鱼雷击中,日军防止战俘逃跑用木板和帆布钉死甲板,等同于惨绝人寰的谋杀。英国士兵在绝望关头奋力逃出生天,甚至还要面临日军的扫射,最终在中国渔民的帮助下才有了一丝生还希望。导演方励就是纪录了这个故事,辗转英、美、中、日各个国家,找寻里斯本丸生还者后代,还原历史真相。这个年代,还有这样认真的主创团队,去电影院支持一下吧!
小M2024-09-26 09:55:09
一想到还有方励这样的人在这么纷乱的世界里做这样一件纯粹的事情,就觉得这世界还有好。近期的电影院最佳,甚至是这几年的最佳。推荐
幸福的林克2024-09-07 14:29:24
院线支持一下,但无法尬吹,感觉像是拍给英国人看的大型国际寻亲节目。
glow2024-09-12 19:43:54
我2024年度最佳。导演为了拍这部纪录片,耗的心力财力劳力是我不敢想象的。从电影开始五分钟就在哭,一直哭到结束,影院总共就三个人,都在哭。导演没有煽情,也没有刻意的引导,也没有讲述宏大叙事,只是一段一段记录的来自这些士兵后代们的回忆和怀念,就足够令人动容,纪录片拍摄的时候仅有两名里斯本丸上的士兵活着,已近百岁,而参与救助的中国舟山渔民也仅剩一人,已经94岁了(纪录片上映的时候他们已经去世)如果导演不拍这部纪录片,那么这些士兵的故事讲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不会被提及,好电影,强推。希望在海外也能上映。
对方正在输入2024-09-08 13:36:32
30 13' 44.42N 122° 45' 31.14" E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个坐标,感谢方励导演抢救了一段历史。